《让孩子学会“怕”,也是教育的一种》读后感
在文章《孩子“该打就要打”?李玫瑾关于惩罚的解释》中,我看到了教育孩子过程中,关于要不要打孩子的一些观点。李玫瑾教授提出,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这才是保护他。李玫瑾的这段话,让我深思了好久。教育孩子,到底要不要打?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摒弃不讲究科学育儿,单纯用打来威胁孩子的粗暴式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打”就是错误的。任何一件事总有两面性,走了哪一个极端都是不好的。
我们推崇教育孩子要讲方法,能用嘴的尽量不要动手,能用道理讲清楚的尽量不要用打来恐吓孩子。在现实中,并不是每次对孩子的耐心讲理都有用。所以,讲理的方法并不一定每次都有效。有的孩子说理有用,一次就能记住,而对于有的孩子效果就不好。孩子会把家长的引导当作是一种妥协,觉得自己即使犯了错,家长也不会拿他怎么样,无非就说几句而已,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所以孩子将会无限制地触碰家长的底限,一次又一次,直至家长宣布教育方式失败。对于这种孩子来说,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就可以适当用“打”来教育。打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明白,要遵守规则,触碰了社会道德底线,或者法律底线。没有人会教育你,只会惩罚你。
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让他们日后不去犯错。有些错误,犯了无伤大雅,说说就过去了,但是有些错误,一生犯一次就够了,这种错误就要惩罚,这是在保护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会遵守和适应规则。
当然,我们不提倡父母去故意打孩子,而是告诉父母一个道理:孩子该有的惩罚中,如果只有说教,显然是不够的。过去老私塾中先生的戒尺,并不是悬在那里图好看的,只要孩子犯了错误,直接就是打手心,所以孩子们很敬畏老师,也的确能够学出成绩。同样的道理,孩子犯错,偶尔用“打”的方法作为警告,也是为了孩子好。至于什么情况下采取打的方式,需要根据事情的严重性,这点需要家长自己来把握。
最好的惩罚方式不是打骂,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但是打骂的方式,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能够保护孩子。所以如何“打”,何时“打”,需要家长们慎重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