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优秀读后感
中学生优秀读后感(一)
读完《鲁班学艺》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鲁班那刻苦学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这篇文章通过记叙鲁班辞别父母,千里迢迢,历尽艰难困苦,到终南山拜师学艺的经过,来教育我们只有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我觉得鲁班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方面是鲁班学艺的时候,非常刻苦。当师傅收他作徒弟以后,他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学。我们是小学生,即将升入初中,只有现在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在学习中,我就是要学习鲁班这种精神。学习,只能是一心一意地学,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就不勤奋学习。
另一方面是要学习鲁班那种不怕困难,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我们班的罗怡城与钟文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俩先后去书法室练毛笔字,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俩也不算个着名人物,罗怡城本来练得很好。但他自以为是,书法老师骂了几次,就灰溜溜走了,从此不再踏入书法室半步。钟文越,不明事理,见朋友离去,自己也收拾笔墨,告老还乡。唉,我真为他俩感到惭愧啊!
同时,我又想到了自己的学习。如果再碰到困难,我不能像他俩那样自暴自弃,应该要迎难而上!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学习鲁班,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
中学生优秀读后感(二)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个叫做《深刻的教育》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基础不好的作者在六年级遇到了黄老师。一次黄老师给他一本陈旧的基础习题让他做,他无心做,后来黄老师检查他便空空上交,老师怒了批评了他,从此老师严厉教育他,他的成绩稍好了老师又转为鼓励他,作者感谢老师的故事。
读后,我思绪万千,作者之前对于老师给的习题态度是不对的,但是,后来在老师的严厉之下做了习题,对于作者不及格的题也是耐心让作者重做,等待他。从这里我感受到了老师无私的爱,对于这种爱,作者也是对自己之前的做法心有愧疚的,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是令人感动的。可是再一细想我们生活中对于老师罚我们做作业、抄卷子、做习题,哪一次不是多有抱怨?可成绩下来自己进步了往往不是感谢老师。不说别人,我有一次做作业不认真结果被罚重做,心中也是不甘的,可那次考试成绩一下来,那个之前我在本子上粗心做错的题在试卷上却对了,我往往觉得那是理所应当,谁又会去想到我们的老师呢?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再想想自己之前的心思,自己之前的抱怨,老师罚我们多做多读是因为想帮我们补上自己不足的方面,或许我们每一次考试中的一分或者更多都是从老师的这种方式里无意中得到的。我们不但不感谢老师反而反之抱怨。再细想,老师为什么让我们做?为了他们自己多改一份作业?为他们自己多一份操劳?答案肯定不是的,唯一的答案便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的学习,我们怎么能以敷衍了之的心情来“回报”老师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出此句不仅是要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更是表现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学生父母般的爱啊!不要在老师对我们费尽心血的同时伤了老师的心,少恨习题一点,多爱老师一分!
中学生优秀读后感(三)
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憧憬好一会儿,时间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
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快乐,甚是打动人心。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快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笑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肯定和赞赏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入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最大的成功。(www.moths.com.cn)
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么真挚,仿佛就在眼前,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实有其事,更重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恋和憧憬。
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课堂开小差、收藏爱书、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又有谁的童年没经历过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后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
人生固然是美好的,可怎样去感受,怎么去理解这些美好呢?文章虽然没有提到任何的观念,可是却不禁让人深思,对童年的深思,对人生的深思。或是记忆,或是怀恋,总是美好的,就算是曾经瑕疵。悠悠童年,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和思念,我们真应当去好好感受。
我再次拿起了《朝花夕拾》,读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是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三味书屋,走进了童年……
优秀文学作品读后感 优秀作文读后感 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