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100字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07-18 13:10:09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100字

《克苏鲁神话 Ⅳ》是一本由[美] 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页数:20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一):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恐怖小说体系

洛夫克拉夫特是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家,尤以怪奇小说著称。 斯蒂芬·金称洛夫克拉夫特为“20世纪古典恐怖小说最伟大作家”。与爱伦·坡、安布鲁斯·布尔斯并称“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 洛夫克拉夫特创造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恐怖小说体系。 《克苏鲁神话》体系的诸多故事都成为了《魔兽世界》《失落之地》《斩魔大地》等游戏的文化根源。 这本《克苏鲁神话Ⅳ-异界之色》是作者克苏鲁神话系列的其中一本,虽然是系列书,但各单本相对独立,并不影响单独阅读。 在这本小说集的10个故事里涉及了盗墓,鬼怪,灵异等众多怪诞元素。其中《门外之物》最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的主角爱德华原本是个懦弱懒散的富二代,当他娶了亚西纳为自己的妻子后,在他身上就发生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变化。 比如他原本并不会开车,却在某一天技术娴熟的开着车一路狂飙;比如他原本就是个唯唯诺诺的人,但是却时不时会显现出桀骜不驯,自信到不可一世的表情,有时候甚至是狰狞。最后,病入膏肓的爱德华终于跟他的朋友说出了真相:他的妻子亚西纳跟他交换了灵魂并且想强行永远的霸占他的身体,而他妻子身体住的灵魂也并不是本人,而是亚西纳的会黑魔法的父亲伊弗雷姆。伊弗蕾姆本已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但是他想永远的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所以他不断的寻找意志薄弱的人来交换灵魂并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彻底夺取他人的身体从而达到永生的目的! 这个“夺舍”的桥段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总感觉在哪里看到过? 作者虽然以恐怖小说著称,但是我们惊喜的发现,在他创作于20世纪的《穿越银匙之门》的故事中居然还惊喜的穿插了科幻元素! 故事里的主角卡特突然不留任何痕迹的消失了,他的遗嘱执行人马里尼解释卡特并没有消失而是回到了他的童年时代或者可以说卡特是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卡特”所处的空间,还有无数个各个时期的“卡特”同时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这就好像一个大的球体被切割为了多面体,各画面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放到现在来说,这就叫做平行时空。 不管是“夺舍”还是平行时空,这两个概念现在都已经普遍运用于各个影视剧,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科技还不够发达,在思想还不够前卫的20世纪,作者能有如此庞大壮丽的叙事和描写,不得不说非常了不起! 在当时那个保守的年代来讲,作者大胆想象出的各种怪力乱神的恐怖内容无疑是超前的。在书里没有鬼/怪的具体形象,更多的是通过对环境,场景,声音的描述令我们觉得毛骨悚然。然而这些恐怖的怪物到底长什么样?没人知道。 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这就是恐怖文学的根本。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二):他脑海里有一台恐怖制造机

说到“克苏鲁”,也许知道的人很多,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无所谓,因为你一定知道《魔兽世界》,或者说,你一定知道爱伦·坡。那他们之间什么关系呢?

《克苏鲁神话》是《魔兽世界》游戏的文化根源。而它的作者洛夫克拉夫特是与爱伦·坡齐名恐怖小说家。

起初,我知道的《克苏鲁神话》,它的神秘和恐怖给了我很大的吸引力,包括许多网上为故事配的视频,让人有着深不见底的恐怖之感,隐忧、黑暗。

在读完《异界之色》这本书后,我感受的“克苏鲁”,是那种恐怖的氛围如同磁铁,吸着你全身的每一根汗毛。它不直接,它不血腥,它有着许多的“铺垫”,它把故事的“事前”跟你描述的细致,让你如同进入一个冗长的峡道里,峡道虽然有着黑暗的深邃,可你在这黑暗中,能看清峡道上的每一道刮痕一般,然后随着越靠近光线处,恐怖的东西冷不丁的打在了你身上,全是汗毛一瞬间全部立起。

我想,这便是克苏鲁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它制造着细节的恐怖。

这本书不仅仅收录有作者的许多名篇,它还有一篇专门讲述了作者传奇且悲惨的一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特别是第一次阅读的读者,给了很多关于作者的背景支撑。

我们从其中,不仅能了解到作者的一生遭遇,并且还能感受到,他的经历是如何赋予在他的创作中,他的文学理念之中的,如同了解《克苏鲁神话》的根源之根。

就好像,他的脑袋里有一个“恐怖小说制造机”,你总会在每一个故事里感受不一样的奇异和怪奇营造出的恐怖,他们每一个都恐怖,可他们每一个又是如此不一样,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大概,真的有一台“恐怖小说制造机”在他脑海里吧,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作家出版社 @悬疑世界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三):《克苏鲁神话IV异界之色》

封面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克苏鲁神话》目前已经出了四本,那么作为一位克苏鲁神话的小白,看《克苏鲁神话IV异界之色》需要看前几部吗? 我认为有需要。本人对克苏鲁神话相关没有一点的了解,在收到出版社的寄书之前,我先读了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克苏鲁神话Ⅰ:克苏鲁的呼唤》。

首先,克苏鲁神话,什么是克苏鲁呢?在这本书中读者找不到答案,这本书并未对克苏鲁进行介绍,也并未未对什么是克苏鲁神话、克苏鲁风格进行概述,这就可能导致读完这本书,还是无法形成“克苏鲁神话”这种概念;其次,书中的很多内容也与洛夫克拉夫特的其他作品有联系,如《门外之物》中叙述的亚西纳来自印斯茅斯,如果事先不知道这个地方,你可能只认为这是一个地名啊,而关于印斯茅斯的恐怖与邪恶,读者完全感受不到,需要借助《克苏鲁神话Ⅰ:克苏鲁的呼唤》中《印斯茅斯的阴霾》的介绍才能真正体会到印斯茅斯的恐怖与邪恶。因此我认为读这本书需要读者对克苏鲁文化有一定了解,可以先读读前几部作品。

很多人在读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时可能会有一种无厘头的感觉。他描述的恐怖到底是什么?前因后果是什么?什么都没讲清,叙述的不明不白写的这是什么作品?有这种疑问的读者一定是不了解洛夫克拉夫特的创作风格。“一切说不清源头,超出常人的认知,但恐怖的悲剧会不断上演。”如《兰道夫卡特的供述》这篇小说中,沃伦究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怪物?沃伦是如何死的?怪物逃出来了吗……等等一系列读者非常好奇的问题作者都没有进行解释和描述,也算是优点也算是缺点,读者意犹未尽但戛然而止,读者读的不明不白,但同时作者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供读者自由发挥。

78页

再来谈谈这本书的翻译,我们这里拿《异界之色》这篇作品举例。

阶梯、裸露的板条、房屋横梁都是木制品没错,但这个边缘是木制品吗?边缘是什么?我认为这里的边缘应该是桌角、桌沿一类的东西,但是这里使用边缘无法令人接受。

80页

再看“他不得不被迫带着三名警官”,这句话的“不得不”和“被迫”是不是重复了呢?我在豆瓣上对此发起了一个讨论,豆友对此的看法不一,我认为有争议的,对读者阅读时造成影响的,就是不好的,我认为这里只存其一就可。

总之,这本书还是吸引人的,而且都不是很长,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或许不是每个故事都能合你的胃口,但是总有一两篇适合你的。

《克苏鲁神话 Ⅳ》读后感(四):无数大师致敬的经典恐怖小说体系——《克苏鲁神话》

“我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人类共同的法则、兴趣和情感在广阔的宇宙中毫无意义……要想了解那世界以外的真相,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维度,人们必须忘记诸如有机生命、善与恶、爱与恨,以及人类这个种族所有的微不足道的临时特性。这些东西是存在的,只有人类的场景和人物才会具备人类的特性,我们必须用无情的现实主义来处理这些问题。但当我们越过界限,进入到无边无际、阴影笼罩的可怕未知世界时,我们必须记住,把我们的人性和地球主义抛在脑后。”

——H.P.洛夫克拉夫特

因为多年前玩DOTA,所以听说过克苏鲁这个词,但是并无过深理解。多年后,偶然看到这本《克苏鲁神话IV异界之色》,突然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克苏鲁的前世今生。读完后才发现克苏鲁是一个伟大的创作,它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一种风格,影响了后世很多的艺术创作。

人人都在讨论克苏鲁,但是无疑,在一个人没有接触过这本书之前,他很难形成对克苏鲁的正确认识。尽管目前网络上存在许多试图对克苏鲁的世界进行全面解读的资料,但由这些资料所构筑出的克苏鲁的世界观反而会将好奇的围观者们引入歧途。

这本书首次收录了洛夫克拉夫特小说全集、作家自述、创作理念以及生平,是最受期待的权威译本。收录了《兰道夫•卡特的供述》《异界之色》《穿越银匙之门》《伊比德》等名篇。

不可知与恐惧,是克苏鲁式恐怖小说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人类对于不可知有着天生的好奇,而聪明的作者恰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诱使读者沉浸下去。

与传统恐怖小说不同的是,《克苏鲁神话》所构筑的不可知是对异文明的不可知,是自始至终的不可知。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为了一步步深化读者在故事中的沉浸感,其特意采用了手记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作者去中心化的叙事风格将所有的注意力几乎全部汇集于“我”的感官,而令其他参与到故事中的角色无一不被淡化,这使得各篇小说更像是一个个事,而不是一篇篇故事;同时其又自然地经由“我”的其他见闻将异世界文明的诸多文化渐渐托出,基于探索者视角的不完全令作者想表达的大部分恐惧都暗隐在故事之外。显然,这恰恰印证了克苏鲁风格中的主要元素——对异文明的不可知所导致的好奇与恐惧。

我对异形、恐怖等等元素的东西并无特别嗜好,但是这本书却如一个深海,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吸引我的特别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克苏鲁神话与印象中那类希腊神话、古埃及神话的概念完全不同。

它不是人类臆想出来的精神归宿和信仰,也不用来解释未知,更不是控制人心的政治手段。克苏鲁神话中的神明以一种人类不可理解的方式存在于这个宇宙。

而这些神奇的存在是作者洛夫克拉夫特意识的产物,就是说,一个作家的头脑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让人佩服。

里面让我震惊的是描述了克苏鲁神明是存在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正式发现的,而洛夫克拉夫特于1929年12月创作的长篇组诗《犹格斯真菌》中已经首次提到了它。而在占星里,冥王星是天蝎守护星,所代表的主题正是异类、恐怖、隐秘而强有力的东西。

二是写作手法引人入胜。

书中主角基本是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理智型人物,一开始都从熟悉的世界入手,在隐晦的线索中逐渐发现异常,对于调查显现超乎现实理智理解的事物报以怀疑的态度,但是随着调查深入,一切常识都被打破,最后发现了自身所处的世界充满了扭曲和疯狂,完全颠覆了自己的理性认知。

摧毁理性认知的写作手法让小说富有戏剧冲突,而在认知不断被颠覆的过程里,人从自信陷入自我怀疑,延续到对世界宇宙万物的无法信任,陷入崩溃境地。随着人生观、世界观纷纷的坍塌,孤独感与恐慌感也慢慢蔓延开来,渗透进读者的内心领域里。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