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尔乃佳人

分类: 励志故事  时间: 2023-08-26 17:02:13 

尔乃佳人

或许,因为是关系实在密切,即便再重要,久而久之,也视之为寻常物,寻常安排,并不十分当回事。比如说吃饭,吃米饭。何曾有过深入的感受,更遑论认真的品鉴与思考啊!

时值庚子,“黑天鹅”光临,适应“战时机制”,有近两个月禁足在家,起始一段时间,与外界的物质流通严重阻滞。虽然什么都可以省,有些甚至可删却,唯有吃饭一事,暂停键不可按。

人嘶马吼,平素在社会上并不耀眼的医务人员,一时之间成为亿万众瞩目的焦点。上海医疗队率先出发,在浓浓的悲壮氛围中,告别除夕夜万家灯火时的团聚,逆行而上,赴汉驰援。千里之外,疫情呈爆发状增长趋势……太太曾在医院工作,数次参与医疗救援事项,家中对当下情势的敏感度,可以想象。我虽然也曾历经十七年前的非典大考,但此次的忧虑、纷扰、烦恼,屡屡缠扰,挥之不去。最后,竟然还聚焦于极为具体、琐屑的想法:宅家多日,荤素两菜日益耗量。粮食,主力者大米,这面红旗还能打多久?雾锁前景,只好用力细察身边事。甚至有几分凄惶,在心中浮沉。当然,细究下来,这些很不鸿鹄,很不宏观的想法,不可简单呵责。保持对庚子岁月的忧患意识,恐怕于中国人是一种用不着格外强调的文化自警。

幸好家中包装米稍有备存,又有一位年轻朋友,戴着口罩、手套,护装齐整,驾车“冒险”送来一些新脱壳加工的上好大米,这下真是舒了口气。

还多虑、忧惧什么?犹似当年老人家讲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防疫、战疫,实际上,三十六计,“宅”是上策。我自不出门,神仙难下手。我和太太皆有两大共识:我们健康,拒毒于外,这也是莫大的贡献!另一大共识是,家中有米,冰箱中还有两瓶醉麸、三瓶香辣腐乳、三瓶麻油、几包肉松,油盐柜内的物品也充裕。即使腐乳下饭、酱麻油下饭,生命能源还是保证的……我们这批人,什么生活状态都经历过。与大跃进时代那三年、与下乡插队岁月相比,凭此,足可轻松、安然对付一两个月。当然,此后情况有所松动,电商小哥渐次恢复,太太每天一清早先起床,抢住购菜及相应物品时间,供应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获得外力支援的大米之后,心中对米的感觉,悄然间不一样。似乎他乡遇故人,有相聚的惊喜;故友新知,更有进一步沟通了解的期待。试图对新的关系,有新的认识,意思中油然充溢着十分的敬重。

开局先下了一着,家中的用餐制度作较大改革,三餐改为两餐。这也是秉承以前所教导的,“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忙时用三餐,闲时用两餐”。晚上又主要吃菜及玉米等其他杂粮,很大程度上,其中也内涵了对米的珍惜之情。大米消耗,当着眼于较长时间段,细水长流。好在整日宅家,消耗量减少,防止发胖,两餐制应该也是科学的。

抗疫之要,首先在于增强主体免疫力。就餐制改革,无论如何,进食总量减少这是事实。为确保免疫力的稳定与增长,必须在休息与睡眠上有新的重视。自己长期以来有晚寝的习惯,也累及家人,不到零时子夜,全无倦意。因此,又严格按规定,不管入睡状况如何,手机唤醒功能,确保在床上躺八九个小时。第二天醒来,按程序备餐,第一餐的时间,也顺延至上午十点之后,感觉上还是中午时分的中饭。

于是,对这份中饭,态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改为两餐制之后,我主动提出,家中分工要调整,太太负责菜肴料理,煮饭一事,本人负全责。世上确实最怕认真两字,但凡用心了、认真了,嘴上常叨叨的使命感、责任感,悄然融于心、化于形。对米的新知,在庚子初一开始的煮饭实践中,也渐次觉悟。

米饭最基本构成是米与水。米好,水也要好!好水方可确保米的色、香、味、形,在成饭之后有充分呈现。好在家中净水器是去岁冬日新调换的,此水很可人意,细品温开水,竟然也略有清甜之感。虽然如此,放水多少,仍一点不可随意,一定量的米,必须配置适量的水,讲究分寸感极为重要。按规定,水量应当符合电饭煲内胆的刻度,实践中其实不全然。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的大米都有自己个性,有的耐水,有的喜略干,万不可一刀切。几次摸索体会,我家所购大米,放水时必须比内胆的刻度高出二毫米左右。内胆刻度是左右两道对称的,看水多少,我是坚持放在水池柜台边一固定地方,高低有节,左右刻度转圈看两遍,平衡酌定之后,才算齐活。

当然,水的分寸把握是否合适,最后还是要由成果来检验。准备用餐,摁开电饭煲盖子,先舀一平勺出来,一看饭的成色,也就大概明白了。饭粒上散发一层水晶晶的银色,入口稀软而又粘齿,这就有点过,湿了;若盖子一开,饭香迎面,饭粒上那层银色则在低光谱段,大半湿度不及,干了。虽说,饭的干湿各有所好,但我在这点上奉行中庸。饭粒上当有银色,入眼瞬间却不晃;饭香生发,疾徐平稳而悠然。品嚼之间,你能感到,很柔软却有弹性,甚至有一点韧劲,一口下去,齿颊之间还是饭的清香。这是米借助水,成就为饭之佳品。

随着专职煮饭的时日累积,对米和水的关系,又摸索出新门道。米下锅入水之后,实际上用不着立即开煮,让两者相处一段时间,以三刻钟上下为好。此时,鼓鼓的米粒大半已为渗入的水,米水交融,通电升温,饭成,自有一番境界。这里涉及睡眠休息与煮饭程序的时间安排,初涉,似乎很烦人,好在智能时代,有手机唤铃统筹,恁地不费事。

若这锅饭是好饭,但也要看你怎么吃!细想过往时期,身边真的还有谁,把吃饭这天下第一大事当件事!或大口咀嚼、水陆并进,以完成任务为了事;或细划两口、眼盯视屏,以用餐阅读“一岗双责”为习惯;或与人交谈、心不在焉,以言语佐餐把菜肴米饭于悄然间推入口腹为常态。人的态度和行状,一大半确实是由环境塑造的。平和时期,即使面对这类异状,谁也不想管这么多。犹如日常时节,对医务人员不为顾念那么多。实在难得有人,为医务人员写上一首真诚而又深情的颂诗,更不会为忙碌且劳累的白色背影而热泪盈眶……

鉴于插队落户时期,遍历大米生产所谓起始与闭环的全产业链,翻整稻谷水田,育秧、插秧、灌水、施肥、灭虫、除草、收割、脱粒、晒谷、再送去十里之外的公社粮库卖粮,说动吃公家粮的把关人员能给评个好等级……深知其中艰难,“一粒米,两担水”。我对吃饭的态度应该说是历来认真的,甚至有些许敬畏。但真正到“用心、用情”吃饭这个地步,还是今岁初期,面对庚子不幸。

几次体会下来,如何吃饭,实在是大有讲究。电饭煲响起鸣声,是意味着饭已煮熟,这个时候,在时间安排上,不应该立即用饭,还是先去忙其他事情。用二十分钟左右,让新煮成的饭在电饭煲中焖着,迫使缭绕的蒸汽静心沉淀,再次以其高温烘焙、松软即将上岗的新饭。这一步极为重要,可脱水味、可孕清香、可增颜色。

开锅舀饭,我始终认为,一定要取其少,而不可取其多,大约在整餐用量的三分之一为妥。因为,这个时段只是一种初品,意在唤醒对饭的味觉认识,这十分有利于形成对今日这顿饭的比较与鉴赏。因为量少,动筷品尝就有了相当的认真和珍惜,此饭的好处丝丝入心,常在刚吃出一点味道时,第一回的饭已净。出人意料的是,接下来打开电饭煲盖,在家中,把饭的主体部分与太太悉数分掉,重整碗筷,再用餐之时,第二回的饭似乎更胜于第一回。此时水星味已全无,干湿似乎更加得体,饭的柔劲开始发力,米的清香已趋于沉郁,真正认识米的成色,我觉得,在主体部分方可一览无遗。犹似察人,一定要看大节!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