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精灵之城》读后感精选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11-29 13:29:33 

《精灵之城》读后感精选

《精灵之城》是一本由[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 (William Dalrymple)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22-1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灵之城》读后感(一):精灵之城真的很精灵

近些年,中国社会对印度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这其中有政治的因素、有经济的因素,也有信息的因素,在我来说,对印度的兴趣来自于两个字——“近”和“远”。所谓“近”是对邻国的好奇,我们和印度虽然毗邻而居,但了解却不多(社会大众),它总戴着神秘的面纱;所谓“远”是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中印两国在文化层面相去甚远,除佛教外也想不出太多共通之处。因而,我对记录印度的作品(特别是能反映印度社会的人和行为的作品)尤其关注。

《精灵之城》是一对夫妇旅居印度一年的记录,正是我喜欢的题材,能从中看到“人间”印度的样子。作者文笔轻松,译者功力到位,作品读起来流畅、幽默,很抓人。这本书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视角独特,有些点切口很小,聚焦的人群也小众,比如新旧德里、英国遗孤、英印混血、印度阉人等,既普罗大众、又满身故事。二是写法独特,作者选取的每个角度,都会寻找关联人进行深度采访,可以还原比较真实的历史现场,尽可能复述出当事人角度的历史事件和感受。三是不过度上价值,这也可以说是旅行文学的特点,就事论事,不过多评价,把感悟的部分留给读者,这样的作品读起来没有负担,会有更多空间。

总的来说,可以通过这本书看到印度一些角落的样子,真实、多彩、落后,不严肃的有趣文学。

《精灵之城》读后感(二):德里:新旧之城

如果想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是亲身所至,再者就是阅读相关书籍。行路受到时间与经济的限制,此时,阅读就便利很多了。但书籍的种类之多,选择的时候应接不暇,严肃的书籍多看起来乏味,而游记相对来说,多了一些趣味。

一直以来,印度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脏乱差,生活多有不便,充斥着暴力与毒品——基本来自于电影的影响。关于历史,只知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到了现代,加尔各答的电子业发达。这便是我对于印度的全部认知。

跟随达尔林普尔,这一次得以一窥德里风貌。《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是达尔林普尔旅居一年的作品,它不仅仅只是一年里所发生的事,随着作者的走访,同时向读者展现了这座印度古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殖民时期、印巴分治等等。

此书阅读时有一较好的体验,就是每一章的分节都是承袭上一节所述,这样层层展开作者的旅居见闻。这样的布局,有层次感而不显得随意。 每一节的主角,都是作者亲自探访的分享。在历史研究中,大多数人聚焦的都是精英阶层的表达,给予底层人民的注意力较少,而作者在探寻德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普通人群之上,社会底层各种群体,都给予笔墨,呈现真实的一面于读者,同时没有教育性的评价来左右读者的思考。这是整部作品阅读起来较为轻松的一个原因。

最初拿到书,看到书名时,很难将精灵二字与德里联系在一起。认知里的精灵是美好的,怎么都不会是用形容印度甚至南亚的国家。作者第一次遇到的苏菲告诉他:当世界新创,真主安拉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用火创造了精灵;精灵是一种魂魄,肉眼看不到,需要经过斋戒和祈祷之后才能看到。(对于我这种没有神佛信仰的人来说,这就是个传说吧)。

而当看过书后,德里,这座古都始终坚守着自己。数次的被摧毁,新旧德里的冲突,没有让它消失或是屈服,也许它依旧面对冲突、混乱,就如印度教教徒相信的轮回转世之说,德里亦是在不断的重生。精灵,就在每一处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守护着这座城市。

为何总觉得印度那么遥远,文明好像那么落后呢。也许我忽略了,它也是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呀。它也有等级划分——种姓制度,并不是只有美国的黑人与白人冲突这一种种族歧视;它诞生了佛教,释迦牟尼与菩提树之下顿悟,后来经由通商之路,佛教进入中国,经过多朝代的吸收,最终形成了具有我们本土特色的佛教,也催生了本土的道教,最终儒释道一直为统治阶级所用;还有我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它有着灿烂的文明,只是古国不再,就忘却了曾经。

而它的文明并未落去,只是同一片土地上,踏足的了各个时代的人,不同的意识交错在一起,也许真的有精灵,将这些不同串联在一起,让这座城市一直焕发着生机。

《精灵之城》读后感(三):民族志书写,在地性表达

当我们说起种族歧视时,总是条件反射般联想到美国。其实国内也有一股十分浓厚的别样的“种族歧视”,这从对主要邻国的蔑称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俄国毛子、日本鬼子、高丽棒子、印度阿三·····

这种现象如房间里的大象,存在已久却甚少关注。不可否认,这些称呼中带有戏谑成分,却也有种浑然不觉的盲目自信甚至狂妄自大。

诚然,我国国力迅速壮大,综合实力稳定上升,但依然不可过分自大,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充分正视对手,千万不要堕入到“小丑竟是我自己”这般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虚幻想象之中。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那句十分有名的论断——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国人的感观可能百感交杂,在古代史及至晚近时期一直文化交流频繁,商业互通有无。但领土争端出现以来,两国关系时好时坏,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龙一象两个庞然大物确实不太容易相处。

纵观国内互联网近年来对印度的总体印象,大多似乎是以一种俯观与蔑视的态度看待这个国家,比如说印度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社会脏乱差、经常发生火车事故、吃饭用手、阅兵姿势奇葩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印度是我国主要的“假想敌”,甚至不少人认为两国将来必有一战。对于“假想敌”,我们当然不能只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看待,骄兵必败的古训仍需谨记。因此我们就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对手,熟悉他们的国情,研究他们的文化,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但目前国内研究印度的书籍相对还比较少,经典之作更是寥寥无几。这倒没关系,我们可以借用国外学者的思想资源,通过他们的作品,进入一个更为真实而复杂的印度。

威廉·达尔林普尔的《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可算是研究印度历史文化与社会风貌的名作。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肃深奥的历史专著,而是形式活泼、内容有趣的游记作品。作者将其在德里居住一年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结合查阅历史典籍、对话当地人物,从而完成这样一部为德里刻碑立传的杰作。

德里是印度多朝古都,久经历史沧桑,浓缩了印度千百年来不可计数的遗风余韵。这座古城是印度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窥见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与风土人情,正所谓通一城则可知一国。

为了描摹出一个更加精确与清晰的德里,作者进行了“苦行僧”般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布了德里的大街小巷,考察了许多古迹,寻访了大量人物。如此说来,作者可谓是当代的“白图泰”,以游记文字为一座城市的时间与空间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备忘。

在呈现完整的德里历史时,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民族志书写方式,逆向追寻德里的时光脉络,从印巴分治到殖民时代,从莫卧儿王朝到穆斯林统治,以及更为久远的《摩诃婆罗多》所传唱的古老年代。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作为英国来客,其不仅来自于发达国家,更是来自于印度的前宗主国,但他并没有用傲慢自大的眼光和猎奇窥私的姿态审视印度的历史与当下,而是坚持价值无涉,保持客观中立,在深入德里社会的同时又能抽身其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忘在地性的观察与记录。

《精灵之城》读后感(四):德里的魅力:精灵之舞

《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

对于旅行或者旅居文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在读者的脑中铭刻美好的地理印象。这种印象如此强烈以至于驱动着他们花大钱去那个梦幻般的地方,就为了忍受蚊虫、天气、等待、无聊和各种财物消失不见等诸般折磨。“精灵之城”可以给你上述一切,只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特有的东西:精灵。圣人萨都丁讲述了他与精灵的遭遇:

在我们的印象里,印度是个苦行僧的国度,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后终于大彻大悟,是不同种姓间严苛甚至严酷的婚姻习俗,是炙热的气候、肮脏的河水、饥饿的人民,这些认识未必不是真实,它们只是悄悄蕴含着一切关于贫穷落后与“不文明”的想象。其中,最受关注、厌恶和畏惧的,是印度教及其种姓制度。种姓制度,至少是我们所了解到的种姓制度,完全符合中国人所接受的关于封建制度、等级制、血统歧视和悲剧命运的观念。如果有人说:“印度现在仍是文明的。”你会赞同吗?

达尔林普尔的回答一定是:“印度文明并未失去魅力。”这正是《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所描绘的印度,不仅是文明的,而且充满魅力。这种魅力不仅仅是优美、精致、奢华的雕梁画栋,更是在断壁残垣中重建生活的壮丽和坚韧。有人忧虑于古老的语言濒临灭绝,有人哀叹着辉煌的家系断绝后裔;也有人因怡然接受命运而安适自如,因坦然接受真相而镇定自若。其实,印度人早就在神话传说里道出了一切:那毁灭的力量正是创造的始基。于是,时光流转不尽,文明步履不停。

若仔细看来,圣人萨都丁的话里最有意味的东西,恐怕既不是“精灵”,也不是在喜马拉雅山脚下静坐、在亚穆纳河中浸泡,而是真主安拉。《德里暮色》的作者艾哈迈德·阿里说:“我所属的文明——德里的文明——是经由两种不同文化水乳交融而成的,也就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这种文明不受打扰地繁荣了一千年,直到某些人出来否认这种水乳交融般的存在。”

泰姬陵(我一度以为它在泰国)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印度的文明被创造了四次,被毁灭了三次,当然,也重建了三次。第一次,被称为哈拉帕文明的人们在印度河流域繁荣兴盛、建立城邦。或许是某种雅利安民族的入侵毁灭了哈拉帕文明,只余微不可道的痕迹在传说中若隐若现。第二次,雅利安民族建立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但印度教始终不能消灭各种竞争对手,如耆那教、佛教,也不能长期维持大陆统一。第三次,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半岛兴起,圣战者们东征西讨,控制了印度洋贸易,在德里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成为主导力量。第四次,英国悄悄夺取了印度皇冠,但他们并不十分注重宗教。因此,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融合中形成的独特印度文明并未毁灭。直到英国人离开时通过印巴自治的方式分裂了这两种宗教和文化,让原本已经和平相处、和谐共存的人们再次对立起来、伤害彼此。

达尔林普尔以梦幻般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德里的一年,这一年恍若千年。德里人民最近的伤痛是印巴分治造成的民族冲突,它的痕迹在德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清晰可见,有人是受害者,有人是加害者,却已经说不清来龙去路。往前一些,是英国殖民者和莫卧儿王朝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有的保存完好、美轮美奂,有的只剩残垣断壁,在热带的丛林中朦朦胧胧。莫卧儿王朝之前的图格鲁克王朝遗迹,若非专程寻找,已经难得一见了。更为久远的历史则生活在口述传说里,只有劈斩繁茂的枝杈、撕裂层累的年轮,才能窥见故事最初的中芯。大树没有枝叶不能生长,失去了树皮会死亡,而没有中芯会腐朽、倒塌。支撑着德里在一次次毁灭后涅槃重生的,是精灵的神魅。

在某些学术语境里,现代是祛魅的时代。观察世界应以理性与经验的结合为准,传递知识力求严谨、精练、准确、普适。德里显现了世界的另一面。在这里,理解世界的方式是想象、祈祷、触碰和体验,知识在神话故事中代代相传。

作者与贾弗里博士约定,如果第二天举行开斋节庆祝活动,博士就会在早上打电话通知作者。万一取消了呢?博士讲了那个波斯战士要上战场的故事:

贾弗里博士还讲过两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涉及纳西尔丁毛拉,如你所知,就是阿凡提;另一个则是盲人摸象(这本来就是从印度佛经传来的故事!)。他的故事多不胜数——就好像中国人使用成语。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语言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神、过去与现在、生活与世界同在的生活方式。它与天人合一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它不排斥印度教的自然与痴迷,也不畏惧伊斯兰教的理性与精密。神明、圣人、精灵与山川就在人们身边,隐秘地活跃着。

盲人摸象的故事

在尼桑木丁圣陵,作者想要看到苦行僧跳神迷旋转舞,但不愿意向圣人祈求。谁知,晚上忽然有一位苦行僧陷入神迷,接着跳起了舞蹈,不停旋转。同行的人说:“你不应该心存怀疑的。这场神迷旋转舞是为你而跳的,穆因·乌德·丁(圣人)一向都对朝圣者有求必应”。这就是神魅,它在预言中实现自身——只要你愿意相信,世界就如你所知、如你所想。

我不会沉迷于这样的世界,但若午夜梦回,我总愿意身处其中。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