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千军的小说全地府气运系统赵文全文阅读
别人或许是开心兴奋。
可赵文却愁眉紧皱。
身为穿越者,他知道,洪荒的水,那是特别的深。
地府判官,说白了可以掌管凡人生死。
但凡是有点天庭背景的,谁都可以在地府上闹一把。
比如说那出了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地府,在洪荒,可谓是不太起眼的存在,但又十分的重要。
地府的存在对于凡俗而言,地府,乃地下无上!
对应的是,天庭!为天上至高。
按理来说,二者并不高下之分,甚至平起平坐。
地府,乃是掌管万物生灵,生死之地,凡天地万物,神仙妖魔鬼怪等死后的灵魂都要到此,根据其在阳间的一切,生死轮回,进入六道之中转世。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只是一开始地府的定义,现在的地府的存在极其尴尬。
昔日,地府圣人,后土娘娘,不忍洪荒怨气滔天,死伤无数,身化六道轮回,补全天道,自此天地清明,阴阳得分,成为最后一尊圣人。
但,洪荒悠悠宽广,生灵强悍至极。
万物入轮回?诸位先天生灵无人接受,上古大能表示不甘,修为强横者更不屑入地府。
到了封神杀劫,在那劫难之中,无数生灵陨落,万灵逝去,但最终无数亡者压根没有进地府,而是去了天庭!
在天庭中,有封神榜更是宣言,真灵不死不灭,不入轮回,超脱六道。
可以说,封神,就是宣布着,地府的权柄的一次大削弱。
甚至地府已经成为将成为天庭的附庸之属。
而,如今将要再度发生的西游。
佛门里有言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信我佛者,不入地狱完全违背了地府成立的根本,坏了地府的根基!
佛门大兴已经是板上钉钉,若真是让西游顺利进行,地府,说不定就真成了人家的附庸势力!
所以,这才是赵文最愁的事情。
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点了,西游多久开始.
赵文叹了口气,身处洪荒,身不由已。
赵文,如今你已经成为罪恶司判官,应当不忘初心,地府的律制森严,必要铭记在心。
阎罗王语重心长的说着。
下官明白。
赵文郑重的回应。
作为一个正义之人,他必然要伸张正义,惩恶扬善。
善人如何处置,他不负责。
但恶人落在他手里,必须要按照他的法度去办!
现在地府,就要靠我们几个人了,今日我传你亡灵死光神通,希望你能够走的长远。
平心娘娘心灰意冷,失去了斗志,不想掺和洪荒的事情,终日困于平心宫。
阎罗王说罢手指一点,一道黑光钻入了赵文的额头。
作为阎罗王,他何曾不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但,我们绝对不能放弃,我相信,就算是只有我们,也能够振兴地府的!
赵文神色古怪,这还是被猴子欺负的钻在地府下面的阎罗王吗?居然会有如此的抱负。
当然,要不是漫天仙神配合佛门陪猴子演戏,以阎罗王太乙金仙的修为,全力制服猴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这地府,已经是天崩开局。
他哪怕是穿越者,也带不动啊,而且金手指还没有到账呢!
赵文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凡人重生地府,成为了地府判官,是极为庆幸的事情了,阎罗王对他有知遇之恩,地府再怎么不起眼,他也要投身地府,报答地府。
修行一路,最看重的,还是修行资源,和修炼之,包括法宝,法术等
如今,他是地府判官,阎罗王身边秘书级别的人物,修炼资源是少不了的。
阎罗王只是地府明面上的管理者。
在阎罗王之上,还有东岳大帝、地藏王菩萨、五方鬼帝,更有酆都大帝坐镇!
地府,至少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好了,今日生死簿由你来代替处理,有不懂的可以去问赏善司魏征,查察司陆之道,阴律司崔珏他们。
阎罗王很是看重赵文,想要让赵文磨炼一下。
赵文闻言后,懵了。
除了魏征之外,其他两个人,他并不是很熟。
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征!
魏征是唐朝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地府却有如此身份,怪不得能够梦里斩泾河龙王。
可魏征是赏善司,只管赏,不管罚,却越权处理了泾河龙王一事。
正是佛门钻了罪罚司位置空缺的漏洞,让魏征去顺理成章的斩龙,导致了李二连连做噩梦,唐僧做水陆大会,这一系列的盘算,让赵文雾里看花看了个明白。
原来如此!
站在阎罗殿内的牛头马面,另外三个判官,包括孟婆,夜游神,日游神,城隍等鬼差这才开始议论了起来。
这就是新上任的罪罚司判官吗,好帅啊。
孟婆双眼放光,忍不住来了一句。
魏征啧啧道:没想到是一个白净男子,不太符合公正严肃的判官形象啊。
牛头马面却是叨咕了一句:不就是长的好看吗,实力连真仙都达不到,凭什么他是判官,要不是我们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当判官。
赵文脸色略微尴尬,在阎罗殿内,他的地位次和另外三大判官,包括孟婆是同一级别的。
比牛头马面高几个级别,唯有实力差了点,哪怕是魏征,好歹实力也是金仙级别,不然怎么斩的泾河龙王?
牛头马面不服也是很正常不过的。
虽然赵文还没有正式修炼,他粗略扫视了一下众人,除了孟婆和三个判官是金仙之外,牛头马面好歹能看过去,是真仙。
可那些鬼差,基本都是玄仙。
可谓是惨不忍睹。
毕竟没办法,地府整体修为确实低点,他一个没踏入修仙的,也都看不下去了。
赵文先翻开生死簿,顿时涌上扑面而来的死寂之气,生死簿内好似在诉说亡灵的冤屈。
他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无边的寂静和死亡气息!
几乎万物生灵的名字都在上面,并表明了阳寿几时尽。
只要阳寿一到,划一下生死簿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