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守寡当夜摄政王夜宿深宫小说全本完结版免费阅读
娘娘!娘娘您怎么了?快!快去请太医来!
这是贴身侍女橘颂的声音,萧言欢有些晃神,她缓缓睁开眼,捂著剧痛的胸口,打量著熟悉又陌生的四周。
她是死了吗?可如果死了,为什么她还会觉得痛?为什么她的侍女橘颂还在身边?可如果没死,这是哪儿?
举目皆白,这是国丧的仪仗。所以是她自己的丧仪?不,这不对劲。萧言欢呼吸急促,愈发觉得心痛难耐。
微臣恭请皇后娘娘圣安!太医一直都在殿外守着,就是怕丧仪上,这宫内的达官贵人们会有何不妥,因此不过片刻就已赶来。
橘颂斥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请安,赶紧瞧瞧娘娘这是怎么了,快!
是!太医速速应声,上前为萧言欢把脉。又有其他人等搬来了软椅、靠垫、大氅等物,一一伺候在旁。
萧言欢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容,努力在一片混沌中抓住了一丝光亮皇后娘娘!方才的太医,唤她皇后娘娘。
此时她还是皇后,所以她所身处的,是先帝的丧仪。萧言欢挣扎着半坐起身,目光在不远处跪着群臣中逡巡。片刻,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人身上。
此人身着素服,神容哀恸,却依旧还是那副端方雅正的模样。他即便跪于人群中,那眉眼间的霁月清风,也叫他比旁人出众百倍。
摄政王不,不是,此刻的他,还是大宣王朝的首辅大人。
所以都是一场梦吗?如果那是梦,未免也太过于真实与丰富。此去经年的每一天每一个细节,都仿佛烙印在她的心上。
娘娘身子并无大碍,想来是哀思过度所致。太医的话将她的心绪拉回现实,娘娘,微臣会替您开一副宁神的汤药,您喝下后好好休息,切不可再过于伤心。
萧言欢应了一声,方被众人扶著在软椅上坐好,礼部尚书便已走上前来。
娘娘身子若无大碍,那那是否就方才的事,继续听臣一言?
萧言欢点点头:你说。
礼部尚书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微臣知道皇子不足三岁,继位之后自然是需要有人在旁辅佐,但但若是娘娘您垂帘听政,只怕日后会被史书口诛笔伐啊!
是啊是啊,此时有另一人附和道,这垂帘听政之事,在我朝还未曾有过。
不错,这这简直就是牝鸡司晨!
休要胡说!不过不过确实不妥。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萧言欢被他们扰得头疼,思绪却也渐渐清明起来。
那不是梦,这所有的一切她都真真切切地感受过一次。
她记得很清楚,那一世,在先帝的大太监宣读完遗诏后,这群人也是这般的吵嚷,堵得她哑口无言。而那一日,是文景然主动站起来请缨说会辅佐幼主,才能平息了众臣。
所以既然不是梦萧言欢遥遥望向文景然,望着那个自己曾经爱了一生的人,心里却只剩下了讽刺。她只愿与他生生世世不复相见,可如今,她竟然重生于他们相知之前。
是上天也怜悯她被人欺瞒了一世吗?是上天也要她讨回这一切,还自己与幼子一个安稳人生吗?
若真是如此,那她必要将所有主动权,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行。而这第一步,便是不能如文景然所愿,让他安安稳稳的当那个摄政王。
虽然一切都还来不及细想,但定了定心神,萧言欢自软椅上起身,由橘颂搀扶著,缓缓走到了众位大臣跟前,容色肃立。
诸位大人,还请稍安勿躁。萧言欢吐字铿锵有力,竟是众臣都未曾见过的气度。本宫知道,启儿年幼,诸位都是我大宣王朝的肱骨之臣,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自然是心中充满了疑虑。
萧言欢顿了顿,望向面色平静无波的当朝首辅文景然。自听闻遗诏起,他便不曾言语,仿佛这周遭的一切,皆与他无关。
她记得当年他也是这般,直到最后她被众人逼到了绝境中,才肯开口救她于水火。他总是这样,一切都是算计筹谋,一切都是他玩弄于掌中的棋子。
可这次,即便行事匆匆,她也不能让他如愿。
本宫不才,如今有个法子想说出来与诸位商议一二。萧言欢收回目光,对着群臣缓缓道:想必,诸位大人一定都还记得昭王殿下吧。
此话一出,底下又都是一片哗然,但却并非反对的神色。群臣既喜又忧,面面相觑。
昭王盛怀瑜,乃先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与萧言欢同岁。当年太子反叛被贬为庶民,朝中就属支持先帝与昭王的呼声最高,若不是昭王的母妃在宫中犯下大错,他也不会被迁怒,自此远派镇守漠北。
前世,文景然在成为摄政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除了这位远在漠北的昭王殿下。那么今生,萧言欢选中的第一位真正的盟友,便是他。昭王有威望、得民心,若这世上还有谁能与天下归心的摄政王一较高下,怕也只有他了。
不知不知娘娘提起昭王殿下意在何为啊?有位官员大胆问道。
萧言欢笑了笑:本宫这就下旨,宣昭王回京。漠北其实一向安定,便是没有昭王,换个人去也无碍。但朝内,启儿年幼,需要他这位皇叔辅佐。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不错不错,昭王的性子我是知道的,这先帝咳好好好,他要是能回来,咱们也可放心了。
当年昭王被贬谪一事本就是无辜受到牵连,如今萧言欢要诏他回朝,大多数人皆是喜闻乐见的。但群臣中也有几人面露难色,窃窃私语了几句后,有个人壮著胆子上前道:娘娘,微臣冒死想劝谏一句。
萧言欢认得此人,前世,他是文景然的得力助手之一户部侍郎李琅。他要开口劝谏也属自然,毕竟昭王若真的回京,受打击最大的,便是文景然一党了。
见萧言欢沉默不语,李琅只好清了清嗓子,硬著头皮继续道:当年,朝中支持昭王的人不在少数,如今皇子年幼,娘娘若是让昭王回来把持朝政微臣万死!但微臣,着实是为了新皇着想啊!
群臣闻言,有人斥其胡言乱语、心胸狭隘,却也有人被他左右,纷纷点头附和。萧言欢轻叹口气,便知在一切还没有筹谋妥当之前,她还须得放长线钓大鱼。
诸位稍安。萧言欢望向文景然,心中虽不愿,但脸上未露半分情绪。首辅大人,本宫今日还有一道旨意。她说著,对文景然遥遥躬身一拜,自称也改了。今日于此,我想将我们孤儿寡母与万里江山也托付于大人。这些年,大人为我大宣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既如此,便请大人为摄政王,护这天下苍生万民吧!
文景然眉间微澜,第一回抬眼直视她,却没有立时接旨。他静默了半晌,才倏尔一笑,恭恭敬敬道:微臣接旨。
萧言欢心中如擂,听他答应下来才略松口气。
她自然是不愿意今生再让他当这摄政王的,但漠北路远,昭王能否平安归朝尚未可知。她虽是皇后,但后宫从不干政,她于前朝无半个可依托之人。眼下若是伤了文景然一党的利益,只怕她还未复仇,就已经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