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关于心理的论文13篇

分类: 论文  时间: 2024-05-10 09:21:51 

关于心理的论文1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1

  一、国内科学心理学的著作类研究

  国内科学心理学的著作类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以“科学心理学”为题名的专著,以“(科学)创造心理”为主题的著作,以“科学意象”为题名的研究,以及若干包含在“科学学”编著下的文字。

  (一)以“科学心理学”为题名的专著

  30余年来,国内以“科学心理学”为题名的专著只有两本,且均为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王极盛先生所著,分别为《科学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和《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在《科学心理学》一书中,王极盛将科学心理学分为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心理学四个方面[4]。在书中,王极盛从七个方面对科学心理学进行了探讨,即智力因素与科学创造;非智力因素与科学创造;科学创造心理的特点、要求、类型与方法;科学创造中的灵感、梦境与机遇;科学创造的群体心理;科技人才的心理问题;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中的心理问题。《科学创造心理学》一书则是王极盛采用心理自我评定与心理调查等方法,对我国700多名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创造心理学与科学管理心理学的定量研究。全书共三大部分,即我国科技工作者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研究;科技创造心理的定量研究;科技管理心理学的定量研究。该书最后一章还强调了维护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以“(科学)创造心理”为主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创造心理学”“创造性思维”“创新心理”类的书籍数量极多。这些著作充斥于书店、图书馆及网上书店,非短时间所能鉴别清楚。只能说,国内有许多与科学创造心理有关的书籍,但这些书籍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的调查研究及切实的调查访谈,所有这些都非笔者所能妄断,还需有兴趣的同仁细细地琢磨品定。但也不可否认,在此领域中确有一些典型的研究①:如周义澄著的《科学创造与直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章士嵘著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人民出版社,1986)。

  (三)以“科学意象”为主题的研究

  国内以“科学意象”为主题的著作到目前为止只有一部,即李继宏等所著的《科学意象》(科学出版社,20xx)一书。该书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科学意象的概念、科学意象方式及相关案例、科学意象与科学进步的关系、科学意象的心理机制分析、科学发现的案例分析、科学意象的培养。作者从心理意象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灵感及科学理论的创造,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作者看来,“一切科学思维,特别是创造性科学思维都是通过科学意象进行的,科学意象是连接科学思维和感觉的中间媒介。”[5]

  (四)“科学学”编著中包含的“科学心理学”

  国内学者对“科学心理学”的论述,还散见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些《科学学》编著之中,具体有:(1)关西普、季于林、陈士俊、王树恩四位主编的《科学学纲要:理论科学学基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18—127页),该书第三章第六节名为“科学家成长、发展的主观因素”,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因素对科学创造的重要性。(2)田夫、王兴成主编的《科学学教程》(科学出版社,1983:307—332页),该书第十三章名为“科学创造的心理学问题”。(3)夏禹龙、刘吉、冯之俊、张念椿、孙章五位编著的《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243—275页),该书第八章名为“科学与心理”。(4)徐纪敏著的《科学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62—424页),该书第七章名为“科学创造心理学”。(5)杨连生编著的《科学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该书第六部分以15页篇幅论述了“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此外,这个时期许立言、张碧辉、郑羡琦编著的《科学学概论》(情报科学杂志社,1981)和金良浚编著的《科学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1983)也对科学心理学有所涉及。这些教材对于科学心理学的关注主要放在:科学创造过程的心理规律与特点,科学工作者的智力及个性心理特点,科学工作的集团心理特点,科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心理学原则等方面。

  二、国内科学心理学的论文类研究

  (一)“科学心理学”类的论文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以“篇名:科学心理学”的“精确”方式查找(时间段为1979—20xx.8),共检索出期刊论文63篇。经过逐一排查,最终确定与主题实际相关的论文只有10篇。其中4篇书评,3篇论文,2篇译文,1篇硕士论文。其中,4篇书评是对王极盛先生《科学心理学》与《科学创造心理学》两书的评论,这里不再赘述。3篇论文为:(1)朱导之《科学心理学》,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1期。(2)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几个问题》,载《科学管理研究》,1984年第4期。(3)王极盛《科学心理学的计量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第9期。这3篇论文主要探讨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探讨了科学创造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相关心理规律特点的关系。两篇译文分别为:(1)[美]RD特温内、ME多尔蒂、CR迈纳特《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载《世界哲学》,1985年第3期第50—53页。该文是由彦冰摘译三位作者主编的《论科学思维》(1981)一书的导论。文章分别从科学心理学与科学哲学的关系、科学心理学与科学史的关系、科学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学的关系、科学心理学当时的研究状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2)[苏]T维诺格拉多娃《科学心理学对科学学的贡献》,载《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第35—36页。该文由亦路翻译。

  文章通过科学心理学与科学哲学、科学史及科学社会学的脉络关系的梳理,说明科学心理学所具有的意义。一篇硕士论文为山东大学科学哲学专业20xx届的毕业生寇瑜所作,题目为《科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的新方向》(指导教师:王华平副教授)。该文可谓是当前国内“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新体现,也是当前对“科学心理学”论述最为专业的一文。论文在梳理已有科学论述的规范进路、历史进路、社会学进路的基础上,从科学认知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科学心理学作为科学哲学新方向的可能路径与价值。同时,从该文中看到,国内已有学者开始专注于“科学心理学”研究,寇瑜的导师王华平已有书稿成稿———《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心理研究》待出版[3]。此外,另有4篇非期刊论文也是对科学心理学的专门探讨:(1)王极盛《谈科学心理学》,《科学技术管理》,世界出版社,1980年。(2)王极盛《科学心理学的某些研究》中国心理学会文摘选集,中国心理学会编,1981年。(3)王极盛《科学工作者科学活动的智力基础》,全国科学学第二次学术会议资料,1980年。(4)王极盛《创造性活动中的灵感》,全国科学学第二次学术会议资料,1980年。

  (二)“科学意象”的论文研究

  科学意象是近年来国内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研究者承接美国学者米勒《科学思维中的意象》一书的后续,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即有学者开始了科学意象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有期刊论文4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1篇。分别为:(1)李继宏《科学意象初探》,载《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第1—20页;(2)李继宏《科学意象初探》,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年第19卷第2期第18—23页;(3)赵伶俐《艺术意象审美意象科学意象———创造活动心理图像异同的理论与实证构想》,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xx年第7期第104—110页;(4)滕瀚、赵伶俐、汪宏《心理学视域中的科学意象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xx年(S2)第285—288页;(5)郭彦霞《科学意象教学对小学生概念学习影响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xx年;(6)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xx年。李继宏的论文主要通过科学意象的案例分析———彭加勒的听觉意象、爱因斯坦的视觉意象,以及海森堡的数学调节意象进而揭示科学意象具有创造性的原因。赵伶俐则直接将意象看作是意义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体,是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逻辑基点、加工方法、过程与结果。郭彦霞在论文中指出:概念学习是科学认知的基本过程;在认知过程中“意”和“象”具有共存性;在概念中“意”与“象”具有交融性;概念学习与科学意象的认知加工具有协同性。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科学意象的研究已经起步,目前主要由李继宏、赵伶俐及与他们具有学缘关系的研究者展开。

  三、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困境解析

  (一)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还很不足。在横向比较意义上,它远不如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等临近学科。在纵向意义上,30余年来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步。以10年为一个时段进行划分,我国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0xx年以后呈现出平缓斜坡状的“U”字形。相对而言,20世纪80年代国内科学心理学的著作、论文成果较多;而90年代,科学心理学则呈现为低谷状态:既没有著作出版,论文数量也极少。20xx年以后,无论是科学意象研究,还是王华平、寇瑜等对“科学心理学”的.专门理论探讨都呈现出新的气象;而赵万里等撰写的《范式转换期科学家的认知失调及其平衡策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xx年第1期)一文,则代表着中国“科学心理学”自主性探索的一种尝试。就不同时段的研究者构成而言。20世纪80年代只有王极盛先生(心理学者)出版了两本专著,撰写了至少6篇科学心理学论文。周义澄、章士嵘先生则主要为自然辩证法的专业背景。至于其他《科学学》编著者,也多非专业心理学学者。20世纪90年代,科学心理学淹没在学术大潮中,很少听到它的声音。只有亦路翻译了《科学心理学对科学学的贡献》一文(1991);此外就是作为大学物理学教师李继宏撰写的两篇同样题为“科学意象初探”的论文。20xx年以后,除李继宏等出版了《科学意象》一书(20xx)外。赵伶俐及其学生滕瀚、汪宏、郭彦霞为西南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授及博士、硕士。其他人如赵万里教授则为科学社会学专家;王华平、寇瑜等则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者。

  总之,三十余年来科学心理学在我国并未产生广泛影响,也未能成为一门正式学科。无论是研究成果、研究队伍还是对外界的影响度方面都很小。早期从事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心理学、科学管理与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研究者,近年来则多是一些心理学、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专业的学人。在研究主题方面,早期研究者多围绕科学创造心理而展开,附带性地介绍科研管理心理与科学集体心理方面的研究。值得说明的是,20xx年发表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第1期的《范式转换期科学家的认知失调及其平衡策略》一文,代表了国内学人进行科学心理学自主性研究的一种探索,是对科学社会心理学的一种自觉尝试。同是这一年,寇瑜的硕士论文《科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的新方向》的完成,其导师王华平有关科学心理学书稿的完成,都是我国科学心理学研究开始兴起的丝丝迹象。当然,这只能说明科学心理学在我国才开始萌芽、生长。至于它能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还有赖于国内其他相关学者的加入,依赖于国内学界的认同与支持。

  (二)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困境的原因解析

  从上可见,我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在笔者看来,导致此种困境与不足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本身的困难与复杂性。具体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由于个体意识一直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是一种“意识流”(詹姆斯语),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内隐发生的。即使科学家对自己本人的意识都很难做客观的记录,而对于想要研究科学家心理的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科学家的心理一直处于黑箱或灰箱的状态。二是就研究所需的专业背景而言。从事科学心理学研究,需要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专业背景,需要同时具备自然辩证法与心理学的专业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地致力于此。然而当前国内的真实状况是,真正具备此种条件并准备致力于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学人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更是难以产生高水平、具备醇厚价值的研究成果来。

  第二,学术研究的本土性缺失。这乃是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不足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多是从西方引进的,科学心理学亦是如此。由于科学心理学在国外诸多“科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未能成为一门显学,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心理学都没有产生系统的研究成果,亦缺乏广泛持久的学术影响。而国内学者对西方学科的研究主要靠译介西方著述,多采取介绍、评论、解读的方式进行,缺乏本土化的持续努力。因此,“源头”的枯窘,自然导致“河流”的难以丰沛。20世纪80年代虽有王极盛先生对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开创性努力,但是却缺乏后来者的接续支撑。科学心理学研究在我国依然缺乏它自己的本根。

  第三,我国的科学心理学尚未形成研究共同体。就当前我国元科学研究学术队伍的发展状况而言,已有专门的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等研究群体,也有总名为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或“科学技术学”)的研究建制与研究活动。这些都稳健地支撑着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STS的学术发展与知识累积。然而,国内对科学心理学进行专门、持续研究与关注的人还很少。元科学研究者关心更多的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心理学研究始终处于少有人问津的地位。因为没有学术研究共同体,没有“无形学院”(戴安娜克兰语)的支持,自然很难支撑起科学心理学持续稳健发展的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科学心理学在我国的萌生、兴起,到90年代科学心理学的近乎销声匿迹,再到21世纪头10年科学心理学在我国的缓慢发展,最后到20xx年以来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一丝新气象,构成了30年来我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完整历程。总体而言,我国的科学心理学发展还很不足。造成此种境况的原因包括:研究对象及研究所需专业背景的复杂性,缺乏持续的本土性研究努力,尚未形成研究共同体。而我国的科学心理学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在自主性探索方面做持续不懈的努力,同时还需真正有志于此的研究者的加入与支持。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2

  管理心理学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与管理学同类、管理学的后续课程而开展;因行政学立基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因而,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是起着夯实管理学基础的作用。同时,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进程中,对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的行为及基规律一直受到行政学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在管理心理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如何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创新成为该课程任课教师更为关注的课题。

  一、课程理念创新

  1.管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老师存在着一开学就讲课的习惯,而这种讲课是指直接教授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看似抓紧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任务,但易于带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中的位置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中教授管理心理学课程时,教师应首先从专业培养计划的角度去解读这门课程与该专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起点就了解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建立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建立于这三大学科基础之上。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进一步学好相关的专业主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

  2.管理学的理念及实践方法对行政管理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若干次的范式转变与实践改革,从传统公共新政到新公共行政、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无不体现着管理学的发展理念对行政学研究及发展的推进。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建立缘于三大理论基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官僚制及科学管理理论,当时管理的重点在于任务的完成及效率的实现,因而,行政管理的重点也在于制度的设计及效率指挥棒的指引。20世纪30年代后,管理学的研究重点由原先的泰罗主义向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时期转变,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依赖于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公共行政的研究者正是着眼于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的管理基础去解释行政管理中的现象,强调政治与行政的二分不可能实现,注重管理中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存在及其对管理的影响,树立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价值准则。

  3.从当前国外行政管理研究的热点看,着眼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行政管理的研究从最初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制度框架的设计随之转向组织设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而当前开始越发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传统行政学研究中强调人的完全理性,到现代西蒙的决策理论中认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中只能做到有限理性,遵循决策结果的满意原则;伴随着多学科的研究推动及交叉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由此,可以看到,国外行政管理的研究热点已开始部分关注行政管理中的人及其心理研究。

  二、课程内容创新

  1.完善课程内容,着眼于管理职能与管理主体分类的内容创新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无论是着眼于管理职能的划分还是着眼于管理主体的划分,课程内容都稍显单薄,并且偏重于管理学或者心理学中的某一部分,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是着眼于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定位。因此,在课程内容创新中,课程组致力于将两种倾向性的内容进行整合,既包含管理主体中的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也包含管理职能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这样课程内容既保证了完整性,又体现了充实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十分有帮助。

  2.课程教学内容中关注当前的研究前沿随着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何保证将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缓冲教材与现实研究之间的时差,成为课程组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问题。比如,无论是基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背景,还是基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决策理论及其发展都会得到关注。当前的教材中主要关注的还是从古典决策理论的完全理性决策到现代决策理论的西蒙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决策再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但当前无论是关于决策理论还是关于决策中理性的研究都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因此,我们在决策中会将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如前景理论、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等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创新

  1.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教师通过提供合适的案例,给学生下达任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案例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情节,逐步形成各自处理方案。由于案例一般来源于现实,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意识,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管理中人的心理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

  2.自主学习

  首先,采取自觉阅读的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定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可以指定书籍,也可以指定相关书籍中的相关章节,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背下来,经过巩固以后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其次,小组学习。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组成学习小助,课外查阅资料,查找相关的案例或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自编案例。这样,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在学生中形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教学手段改革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涵盖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使管理心理学的相关事物形象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可以让空洞单调的理论形象化处理、视频化编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总之,党校管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教学研究之中,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管理心理学教学有效并顺利实施。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3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出发,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等众多压力,青年学生中心理不适现象日趋增多,常引起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许多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青年群体要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或公选课,但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成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受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个体感受到的效果差异,使得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因此存在不少请假或是逃课的现象。另外,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多采用说教形式,且偏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要,不能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显得空洞无力。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一)改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陈旧、内容枯燥,引发一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反感和偏见。一方面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感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日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因此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达到的目标为:自我意识完整、健全人格品格、改变不合理认知、促进社会适应性。

  2.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和发展性。

  针对性是指:注意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发展性是指: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3.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一是情绪情感问题。

  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到达平衡的状态,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情绪不稳定。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感情上容易受伤害。二是人际互动能力培养。在大学阶段,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性格各异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学生的.交际圈还逐渐从校园扩展到社会。在此过程中,寝室矛盾、同学矛盾、与家长的矛盾等也随之产生,大学生交往难问题渐渐突显。现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 90 后,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与人交往过程中包容心与忍耐力大大减弱,人际关系紧张,不合群的问题普遍增加。三是自我认知与压力应对。大学生有限的成熟度和经验水平限制了他们对自我充分、客观的了解,从而不能客观、准确地自我定位,许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或自负心理。部分心态欠佳的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前景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涯发展指导有助于挖掘自身潜力,增加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其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探索才刚刚起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内容空泛等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参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参与体验式教学以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不是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我们要努力在实践中建构起基于学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小组学习、游戏、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认知→改变→成长。

  (三)把团体心理咨询理论运用到心理健康教学当中如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适应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广大心理健康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团体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体系,如团体动力理论、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等不仅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将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中引进团体活动,小组合作,分享体验等这种体验性的对话式团体辅导,从传统教育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体,是对讲授式班级辅导的实质性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活动等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主动性,形成一种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考核的形式。这种评价既不能准确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以提升学生心理调节水平为出发点,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单一地运用期末考核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及出勤率。总结性评价以开卷形式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去辨别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情况,成绩合格者即可取得相应学分,相反则需要重修。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4

  摘要:中学生是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群体,其心理发展变化很快,具有不稳定性,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心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带来快节奏生活,信息时代迎来高科技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挑战。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传播媒介的影响、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家庭对孩子的重压,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杆。近年来,中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催生各种犯罪、自杀等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容忽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教与学都处于内外两个环境中。外环境是指丰富的外界刺激,内环境是指师生意志的投入条件。只有内外环境同时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知,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显然,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时期教师要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开放、自由、活泼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青春发育期萌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各自或周围同学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并向教师讲述自己的困惑,最后再由教师综合讲解。这样一来,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心理障碍。

  2.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心理学证明,教师只有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才能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程序,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要学会宽容,把微笑展现给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影响了课堂纪律而冷眼以待。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恰当的激励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感染

  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人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要保持头脑清醒,学生必须拥有愉快的心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掌控自己的情感,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对丰富多彩的活动总是跃跃欲试。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认识。如教师可以举行“我更快乐”的评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总结自己认为快乐的一件事、一个表情、一个瞬间,先通过小组评选、全班评选,最后再进行全年评选,直到参加全校评选。在评选过程中,要注意公开、公平。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发掘并放大自己内心的快乐,同时还能学会分享快乐,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敏感、脆弱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科技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必须主动承担心理学教学任务。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必须以灵活为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自己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以活动为中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5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健康卫士,因专业性强、课程多、学制长等因素,压力高于其他高校学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着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故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类型学校学生突出。主要表现在: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医患矛盾的激化、伤医事件的频发,作为生活负性事件严重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性事件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影响其负性情绪的产生并伴随其成长一直没有有效解决的心理事件或创伤体验,负性事件可能引发心理动力机制的防御性分裂,结果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及自我意识的结构性分裂,从而产生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的失调。

  一、大学生情绪应对策略

  情绪应对( emotion—based coping,EBC) 是压力情境下个体为处理压力情绪反应而做出的调节与操作情绪的过程,情绪应对策略包括情绪调节和情绪操作两个方面。压力状态下的情绪调节主要是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医学生也可以通过调节把压力变为进取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更快地从消极情绪所唤起的`异常反应中复原。情绪反应与压力如影随形,调节和处理情绪是压力应对的目的之一。情绪作为进化的产物,本身具有适应功能。听音乐、看电视、体育锻炼等一些分散注意的活动,不仅能够减少消极情绪,还能带来轻松、平静、满意或愉快的积极体验,有助于大学生激发和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情绪加工可以通过吸收或同化所遭遇的情绪困惑,从而使其他的体验和行为没有妨碍地继续进行,通过情绪的处理和调节来达到应对的目的。情绪加工策略的适应价值已在治疗恐慌症等心理问题的暴露疗法中得到较好确证。

  二、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挫折应对能力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或失败时,能够耐受挫折、心理复原以及从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在同样的或相似的逆境或挫折面前,不同的人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有的会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个体逐渐走向功能失常( 崩溃) ; 一部分人虽然幸存下来,但是身心功能衰退和受损; 幸运的人各项功能均恢复到挫折前水平: 积极干预不仅使各项功能得到恢复,还可使个体超越原有水平。提高挫折应对能力的方法主要有3 种:

  第一,增强对挫折的耐受性,增加抗压能力,可免于功能失常;90 后医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顺境中长大,经不起挫折,要有意识地迎接挫折与挑战,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

  第二,在增加抗压能力的基础上,强调抵抗和应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把压力变动力,在压力中求发展。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在创伤后逐渐成长起来。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个人和群体都能从创伤中获得成长。让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社会相适应。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医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并且会对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诚为本,以信为用。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懂得运用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了解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赔偿权及医护人员的诊治权、特殊干预权。

  第三,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研究医患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正确医患沟通技巧,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信任及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提高医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建立职业概念、培养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学术能力,学好专业课。掌握医术是医务人员立业的基础,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 心理 - 社会”复合模式,医患在与共同的敌人“病魔”做斗争的过程中,既要靠医者的精湛医术,又要靠患者的信任与积极配合。

  三、增强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能够灵活应对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能力,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弹性( Resilience) 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情绪的灵活性和认知的灵活性上。国外研究发现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进行心理弹性训练能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弹性可以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都显著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说明心理弹性具有调节效应。

  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和情绪调节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心理弹性组在正性情绪和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而在负性情绪和表达抑制上显著低于低心理弹性组。高心理弹性大学生积极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认知重评这一调节方式,而低心理弹性大学生负性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表达抑制; 行为学实验也证明了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正性的情绪刺激信息,心理弹性较低的个体则容易忽视正性情绪刺激信息,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偏向特点。心理弹性训练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运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对低心理弹性大学生进行训练。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理论教育和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和桥梁。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态势,摆脱困境,使医学生成为一名能将“治病救人、大爱无疆”作为自己行医准则的医务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6

  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要求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医学学习具有繁杂性、广博性及发展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医学生应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医学生自主学习的构成因素,通过对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阐述自主学习在医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医学生;教育心理学;自主学习

  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教育,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质量。当前,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功能多样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已从教师主体化逐渐转变为学生主体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势在必行。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的科学,具有严谨性和发展性特点,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属性。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自主学习在医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为医学师生找到一种高效的教与学的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自主学习的概念与构成因素

  西方学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将自主学习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纵深的研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者和心理学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自主学习。教育者关注自主学习的执行实施、效果与保障,继而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心理学学者研究自主学习的行为学、心理本质。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从教育心理学上讲,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过程,并且及时对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和控制的一种深度学习能力。因此,大学生自主学习应为在良好的’学习动机下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计划、自主调控学习策略、自主评估学习效果。

  2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分析

  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学习内容复杂,需要医学生不仅掌握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更需自主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通过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结果显示医学生在高等教育学校的自主学习活动,无论学习动机还是学习行为,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针对不足寻找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医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课程,较其他专业而言,显得多而复杂,要求死记硬背的东西亦繁而难。医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必须具有适当的学习动机。笔者前期研究提示医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表现在医学生的求知欲不足、职业需求的不足以及问题敏感性不足等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界,如个人的前途及职业需求、家长的期望等,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甚至被逼着做的事情的学生占相当大一部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在教学目标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任务,不脱离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医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医学教材,有时感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放弃了自主学习。在小规模的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但由于不能有效确定学习内容,或者在确定了学习方向后中途感觉效果不佳,没有很好地实施自主学习。医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实际条件,结合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制定学习内容。其次,在自己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确定学习任务,在适当条件下,使外驱力内驱化。高校教师应注意对医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新课的开设阶段,明确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适时引导医学生对医学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所学知识对未来前途的意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持久内驱力)。高等学校亦应激发医学生学习动力,使外部压力能够转化为内部动力。从外部社会环境入手,对就业市场的需求作出及时敏锐的反应,并将就业需求信息反馈至师生,让学生了解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及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

  2.2自主确定学习计划

  高等教育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裕,大学生需自行掌控自己的学业,课堂结束不是学习活动的终点,而是起点。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泛,有宏观的与微观的,有生理的和病理的,亦有不断更新的。因此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对医学生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计划的执行需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的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并不大,而是诸如“不挂科”、“个人的前途”、“他人的肯定”等外在因素强迫自己不得不学习,甚至一部分医学生对医学不感兴趣,学医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还有一部分医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后,刚开始斗志昂扬,一段时间后开始感到迷茫。另外,一些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有计划的,但是在执行起来缺乏自制力,经不起网络游戏等诱惑。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要与自身的特点相匹配。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还应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等因素。其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应遵循课程教学规划,制定与教师教学进度相协调的学习计划。在时间上,不能与教学时间相冲突,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控性。再次,制定目标明确的学习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将总的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子目标,计划的完成度容易检查,最好可以量化。制定的学习计划既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又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目标。教师应在课程伊始发布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评估计划可行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重要位置上,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适度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高校应该为学生执行自主学习计划提供有利条件,如开放自习室、增加图书资源、开放电子资源等。

  2.3自主调控与评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习主体自主调控学习策略以及评估学习效果。学习策略一般指的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调控,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我评估是指学生能动地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进行回顾、总结与评价。当一个学习任务结束后,学生根据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学习效果等,通过思考与评价,可进一步适时调整学习计划,优化自主学习策略,有利于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医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课后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自我调整及自我评估的意识薄弱。再者,面对繁杂、层次多样的医学知识,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顺利,遇到困难,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而是回避甚至放弃。在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缺乏意识,亦缺乏有效方法。医学生应结合课程特点以及自身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自由学习时间加以科学管理,保障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效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改掉不良习惯,减少外界干扰,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医学生完成一个学习目标,针对学习效果,及时总结及调控学习方法。其次,医学生应该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调整自主学习策略,适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进步予以反馈及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3小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使人们跨入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已逐渐取代了“学习什么”,“终身学习”成为人类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合理选择学习内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调控学习策略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的过程。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守卫人类身体健康的使命,而医学内容博大精深且不断发展更新,在大学学习的内容远远不能应付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因此,医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卫生事业的要求。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通过访谈与调查的方法,阐述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并分析其对策,为医学教学改革寻找有益思路。

  关于心理的论文 篇7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加剧,职业女性在发展的机遇面前也同时面临着挑战。职业女性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既是单位的骨干又是家庭的栋梁,她们要参与社会工作,还要照顾老人抚育子女,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每天在为事业、家庭、子女而奔波的同时,还要在上下级、同事、姻亲等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角逐,是最繁忙最劳碌的人群。于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日益成为目前困扰职业女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及社会环境因素,使女性成为心理疾病及心理因素相关疾病的易患群体。

  据统计,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近年来发病迅速增多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多种神经症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如焦虑症患病率女性就是男性的2倍以上。

  一、在职业女性中作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群中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身心疲惫:90%以上的被调查者感到身心疲惫,特殊的职业环境造成的高紧张度、高风险度、高责任度无疑是其主要成因。众所周知,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点,不仅在岗时要保持高度紧张,而且下班后也不得不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如术前要考虑病人的手术方案和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补救措施,术后要牵挂病人的反应和并发症,每天数十种几百片药物的查对,终年无定时的紧急情况召唤,睡眠质量差,常年没有完全的精神放松,是导致医护人员心身交瘁的主要原因。

  压抑感:医护人员常年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护理人员常年目睹的是血、尿、粪、脓,耳闻的是呻吟、哭诉,每日交往的人群是心理和生理双重受损的病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和不良情景因素的长期刺激,成为威胁医护人员心身健康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强迫倾向:从心理卫生角度看“强迫症”是一种疾病状态,但由于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人命关天”的理念,操作规程的“强制性”特点,专业“查对”制度的严格性,使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强迫观念,以至“强迫倾向”在部分医务人员中有所表现。

  二、职业女性除了工作以外,在家庭中还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

  婚姻方面:

  恋爱中的女孩。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进入恋爱阶段,树立正确地恋爱观是关系到今后生活是否幸福的关键。如今“80后”的独生子女正在或者已经进入婚恋年龄,这代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恋人之间的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万一失恋又该怎样尽快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都是摆在女孩子面前的重要问题。

  婚姻中的女性。当一个女孩步入结婚的殿堂,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从此以后她就不仅仅是享受人生的权利,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面对自己的爱人,还有他的家庭和他的社会关系,双方零距离的接触,会让过去没有发现的缺点暴露无遗,此时可能会有失落、无奈甚至气愤,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因此婚姻需要经营,才能使婚后的生活仍然幸福依旧。

  子女教育方面: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家长负有责任,这必然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女性往往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总认为在孩子的问题上考虑得越周到,做得越仔细越好。因此有意无意地对子女以过分关注并因此产生过度焦虑。过度焦虑就是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细节,都表现出不必要的担心,家长的过度焦虑必然表现为行为上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过度焦虑导致对子女的高度关注,也会造成子女自我重要感过强,独立能力差,这种过度焦虑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明显的负作用,影响子女个性形成,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孤寂,缺乏热情,最终形成闭锁狭隘、冷漠自私的个性。

  三、如何缓解压力。

  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当机体面临激烈竞争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产生诸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免疫力降低等;在心理方面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就会出现沮丧、麻木、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身体上产生疲惫不堪的感觉,使机体出现多系统平衡失调,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甚至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

  如何解压?

  (1)要学会自我调适,所谓调适就是“和顺舒适。”

  同样性质、同样大小的刺激对个体的作用呈现出程度差异,有些人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出现较轻的适应困难,还有些人则安然无恙。这提示我们,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社会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同时还受许多其他心理中介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例如个人素质、社会支持、应对策略以及控制感等。

  另外要有一颗平常心、一颗感恩的心,不要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平,生活亏欠自己太多,生活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要看到身边还有许多不如自己的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没有灾难、没有战争、没有瘟疫、没有妻离子散,这就是幸福。正是因为没有这些灾难,我们可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去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去欣赏人间的风情万种、美丽风光。

  (2)以正确心态积极面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压的心理准备。大家都知道,电脑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文档和病毒,就会运行很慢,会出现许多问题。以正确心态积极面对,就是要求自己及时删除垃圾文档,及时查杀病毒(不良信息,不良情绪)。要善于自省,对他人宽容,多付出,善于利用时间等等。如果心态积极了,你的内存和硬盘就不会有问题,你做什么事情都能踏实入局,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3)加强情绪锻炼

  注意情绪锻炼,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要学会克制愤怒,消除怨恨,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学会适当地发泄和积极地转移情绪。

  (4)有自知之明

  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切忌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不从心的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5)学会分解压力

  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积极寻求支持,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减压方法:

  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户外活动最能减压。多参加爬山、春游等户外活动。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5.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6.运动消气。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7.嗅嗅香橙。国外的研究橙发出的气味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橙的气味仅仅有助于女性克服紧张情绪,对男性的作用却不大。橙发出的气味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8.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9.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10.养宠物益身心。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11.泡热水澡。水温高约在37℃到39℃左右的热水澡,可有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