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清意徐景俞 小说小说全集+延伸+完本(残春不岁寒徐景俞)畅享在线阅读
分类: 励志小说
时间: 2025-03-21 17:25:28
赵安白最后还是去给了那老乞丐几文钱,足够他们吃几顿饱饭,但又不会惹来他人觊觎。做完这一切,他才回来问周献玉接下来要往何处去。
原本想着既然已经拿了公文来到汧阳县,就要先去府衙才是。但周献玉却说先找个戏班子看看戏。
大昭的戏班子多在勾栏瓦舍演出,他们两人却不往此处去,而是沿着县里最热闹的那条街慢慢走慢慢找,最终将脚步停在了一个不算显眼的宅院外。
赵安白抬眼往里面一瞧,发觉此地未挂幡旗匾额,乍一看,像是个寻常酒肆,可再仔细打量,里面竟还搭建了一座戏楼。此刻已然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不少客人,一面扯着嗓子喊伙计要着酒菜,一面眼巴巴等着好戏开唱。
周献玉偏了偏头,“走,进去吧。”
赵安白跟着她进了门,然后见她像个常来此地的纨绔子弟似的,吆喝着伙计给自己寻个上座,那随手赏钱的模样就像是曾经做过几百次那样自然。她一身贵公子打扮,出手阔绰但又不算讲究,伙计最乐意招待这样的客人,虽然瞧着他们两个眼生,可这汧阳县最多的就是外乡人。
两人很快就被引到二楼一个能清楚望得见戏台的隔间里。
但这小楼并不算多,说是隔间,其实相邻的客人都是以屏风隔开,周献玉扭头看了看,还隐约能看到另一侧的客人。
那是一个打扮阔气的商人,身后还跟着三两仆从,对方像是这种地方的常客,对此地的规矩熟稔于心,出手也大方,周献玉他们上楼的时候还看到了戏班子的班主特意来打招呼,态度恭敬又热络。
戏没开唱的时候,周献玉就仗着有一层屏风拦着,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对方。原本赵安白也跟着她一起瞧,但看了片刻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来,只能低声问她,“你是想找个常来听戏的熟客吗?”
“是。”周献玉猜出了他心里的困惑,在开口之前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听戏的?”赵安白虽是这样说,但心底里也知道不会简单。
果然,那边戏台上好戏刚开唱,周献玉就借着这些声响的掩护,与他讲起了这其中的门道。
“这戏班子不在勾栏瓦舍唱戏,反倒弄了这样一个大院子,一是为了有个固定的落脚之地,既方便那些常客随时来看戏,也能让戏班子上下有个安稳的起居之所。二还是为了有个固定的落脚之地,方便做些其他生意。”周献玉指了指那些客人桌子上的酒菜“这是其一”,接着又指向台上的戏子“这是其二”。
赵安白仔细想了一会儿才恍然明白过来她的意思,震惊地看向了台上那咿呀唱曲的戏子。
“你觉得唱戏的虽然是下九流,但好歹有一技之长能勉强糊口,不至于做这样的营生是不是?”周献玉点出他心中所想,然后摇摇头,“可是有时候人活着就已算不易,若是有选择的余地,恐怕许多人也不会吃尽了苦头去做优伶。既然逼不得已做了,那就有更逼不得已的事在等着。”
她说在汧阳县不比其他地方,这里有许多戏班子为了糊口,都会做这种暗娼生意。虽然遮掩着,但买卖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那些客人有时候反而会因为这份遮掩更觉爽快,尤其是看着别的客人只能在台下卖力叫好,自己扭头就能搂着那当家花旦喝酒作乐的时候,更让一些人寻到了乐处。
以至于这些戏班子里当家名角的身价远高于青楼妓馆里的花魁娘子,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一探究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戏班子做起了这样的勾当。
像是眼前的这个戏班子,就恨不得将这生意摆在了明面上。
再看那台上的戏子,唱腔清亮,扮相也着实惊艳,虽然略逊那日的林清平一筹,但在这小小县城里也称得上一绝了。
解释完,周献玉便没再说话,认认真真听完了整场戏。曲毕,看客们都在叫好,更有甚者,还在往台上扔银钱,引得那戏子们不住地拜谢衣食父母。
可这满场的赞叹声里,隔壁的富商却发出了一声兴致泛泛地叹息,就好像自己看了什么不入眼的东西似的。
周献玉原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很快那班主再一次地来到了楼上,这次是带着那几个戏子专程来给富商敬酒道谢。
听他们的意思,似乎是这富商开场前便赏了许多钱,唱完之后又追加了一些。隔着一层屏风,周献玉都能听到那花旦感激涕零的声音。
可那富商似乎对班主他们的殷勤并无兴致,也未留那几个戏子喝酒,应付两句便让他们都下去了,自己也带人离开。
周献玉和赵安白对视一眼,默契地起身跟了上去。
他们做这偷鸡摸狗的事已经做惯了,假意逛着街市实则暗暗跟踪,一路都没被对方发现,直到看到对方又进了一间乐坊,他们在门外等了片刻,这才跟了进去。
周献玉还是那副去听戏时的做派,且这次出手更是阔绰,恨不得直接将赵安白的钱袋子掏空了,不仅要了全场最好的位置,还跟那富商较起劲来,花了大价钱将此处技艺最高超的乐师请到楼上专门为自己演奏。
这番举动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自然也包括那原本将乐师叫到自己那边的富商。可还不等他纳闷起何人抢了先,周献玉已经带着那名乐师登了门,只说自己刚刚在戏班子那边便瞧见富商了,觉得对方气宇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一看便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自己也是途经这汧阳县的商人,就喜欢结交有见识的朋友,凑巧又在这乐坊见到,便想和富商攀个交情。
那富商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走南闯北多年,阅人无数,一眼便能分辨出一个人的出身与家境。他上下打量着周献玉,只见这年轻人虽年纪轻轻,身上透着几分富家公子惯有的纨绔之气,可举手投足间,却又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家风范,一看就是出自高门大户,教养不凡。更让人诧异的是,对方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仿若历经诸多世事,满是阅历,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于是他也收起了惊讶和警惕,换上一副笑容请周献玉等人进来坐。
有那乐师在一旁为几人演奏,周献玉又大手笔地叫了此处最好的酒菜,请那在戏班子没能尽兴的富商再喝上一杯。
热酒下了肚,那富商的表情也舒坦了不少,谈话间,周献玉得知对方姓卢,便唤了一声“卢老板”,又介绍自己与自己的好友分别姓“赵”和“冯”。
那许老板也未尝看不出他们不是商人出身,但萍水相逢,看破不说破。
乐声悠扬,曲调婉转,几人又推杯换盏,小酌了一轮,随后随意寒暄了几句。待到气氛正好,周献玉话锋一转,才问出了正题,“方才我听那戏子唱功了得已算上乘,可见您听戏之后却像是颇为不满,不知您是不是见识过更出彩的,两相对比这才觉得失望。若是如此,还望您不吝赐教,跟我们讲讲,到底是哪家戏班有这般本事,也让我们这些人开开眼界。”
她表现出了一副对此兴致颇浓的模样,那卢老板原本还想着她到底想打探些什么,结果听到了这句话,一时间也笑了起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侃侃而谈道,“你们一看便是外乡人,刚刚那戏班子虽然也算上乘,但比起苦水巷戏班,那还是差得远啊。”
他说这汧阳县有个叫苦水巷的地方,巷子里有个唱南戏的戏班子,原本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但因为名声远播,引来许多外乡人去苦水巷寻他们听戏,久而久之,大家都直接称他们为苦水巷戏班了。
其实要卢老板公正去评判,这苦水巷戏班的唱功不见得比刚刚那个戏班子高出多少,但难得的是两个当家旦角。
“那可是两个绝色佳人,虽说是两个男人,可那模样,那身段,简直是世间难寻。”卢老板说话时就像是忆起了当年第一次看到那两人登台时的风姿,眼中满是赞叹和追忆。只是紧接着,这份慨叹便变为了惋惜,“只可惜啊,唉……”
“只可惜如何?”周献玉忙问。
“只可惜一场大火,将整个戏班子的人全都烧死了。”卢老板一拍桌子,话语间尽是叹息。
周献玉心头猛地一跳,却克制着自己的神情,只装作惋惜,“那确实可惜,这是何时的事啊?”
“这……我也记不清了,大概也足有六七年了。”
“那是我来此不逢时了。”周献玉又跟着叹息。
说罢,状似不经意地瞥了赵安白一眼。
赵安白会意,很快便问卢老板那两个戏子有什么好的,这天底下扮相出众的戏子多了去了。
他这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一看便是不常去看戏听曲的,问出这等问题实属正常,卢老板只当他是真不懂,意味深长地笑笑,说这得亲眼见了那绝色美人才能觉出个中滋味。
周献玉连忙把赵安白推到一边,然后饶有兴致地凑到卢老板身前,说自己这兄弟不解风情,不懂这其中的好处,可自己却清楚得很,说罢,便笑着问卢老板能说出这话,莫不是那对当家花旦的常客?
卢老板却摆了摆手,坦荡地说自己欣赏归欣赏,倒是没有他人的那种癖好。
周献玉忙奉承了对方几句,接着又惋惜起自己没能亲眼见到那等美人的遗憾,说到最后才问卢老板,那两个戏子都叫什么,自己就算是听听他们的名字也好。
可惜年头有些久,卢老板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两人名字里都有一个玉字,其中自己偏好的那人,名字更是与什么花有关来着……
“玉堂春?”周献玉脱口而出。
卢老板立刻拍了下手,“对,就是玉堂春。”
他直道周献玉聪慧,一下子便猜到了。
而一旁的赵安白却在强抑心中惊讶,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周献玉为何会这么快猜出这个答案。
只因林清平额上那朵玉兰花。
玉兰花别名玉堂春。
原本想着既然已经拿了公文来到汧阳县,就要先去府衙才是。但周献玉却说先找个戏班子看看戏。
大昭的戏班子多在勾栏瓦舍演出,他们两人却不往此处去,而是沿着县里最热闹的那条街慢慢走慢慢找,最终将脚步停在了一个不算显眼的宅院外。
赵安白抬眼往里面一瞧,发觉此地未挂幡旗匾额,乍一看,像是个寻常酒肆,可再仔细打量,里面竟还搭建了一座戏楼。此刻已然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不少客人,一面扯着嗓子喊伙计要着酒菜,一面眼巴巴等着好戏开唱。
周献玉偏了偏头,“走,进去吧。”
赵安白跟着她进了门,然后见她像个常来此地的纨绔子弟似的,吆喝着伙计给自己寻个上座,那随手赏钱的模样就像是曾经做过几百次那样自然。她一身贵公子打扮,出手阔绰但又不算讲究,伙计最乐意招待这样的客人,虽然瞧着他们两个眼生,可这汧阳县最多的就是外乡人。
两人很快就被引到二楼一个能清楚望得见戏台的隔间里。
但这小楼并不算多,说是隔间,其实相邻的客人都是以屏风隔开,周献玉扭头看了看,还隐约能看到另一侧的客人。
那是一个打扮阔气的商人,身后还跟着三两仆从,对方像是这种地方的常客,对此地的规矩熟稔于心,出手也大方,周献玉他们上楼的时候还看到了戏班子的班主特意来打招呼,态度恭敬又热络。
戏没开唱的时候,周献玉就仗着有一层屏风拦着,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对方。原本赵安白也跟着她一起瞧,但看了片刻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来,只能低声问她,“你是想找个常来听戏的熟客吗?”
“是。”周献玉猜出了他心里的困惑,在开口之前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听戏的?”赵安白虽是这样说,但心底里也知道不会简单。
果然,那边戏台上好戏刚开唱,周献玉就借着这些声响的掩护,与他讲起了这其中的门道。
“这戏班子不在勾栏瓦舍唱戏,反倒弄了这样一个大院子,一是为了有个固定的落脚之地,既方便那些常客随时来看戏,也能让戏班子上下有个安稳的起居之所。二还是为了有个固定的落脚之地,方便做些其他生意。”周献玉指了指那些客人桌子上的酒菜“这是其一”,接着又指向台上的戏子“这是其二”。
赵安白仔细想了一会儿才恍然明白过来她的意思,震惊地看向了台上那咿呀唱曲的戏子。
“你觉得唱戏的虽然是下九流,但好歹有一技之长能勉强糊口,不至于做这样的营生是不是?”周献玉点出他心中所想,然后摇摇头,“可是有时候人活着就已算不易,若是有选择的余地,恐怕许多人也不会吃尽了苦头去做优伶。既然逼不得已做了,那就有更逼不得已的事在等着。”
她说在汧阳县不比其他地方,这里有许多戏班子为了糊口,都会做这种暗娼生意。虽然遮掩着,但买卖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那些客人有时候反而会因为这份遮掩更觉爽快,尤其是看着别的客人只能在台下卖力叫好,自己扭头就能搂着那当家花旦喝酒作乐的时候,更让一些人寻到了乐处。
以至于这些戏班子里当家名角的身价远高于青楼妓馆里的花魁娘子,让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一探究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戏班子做起了这样的勾当。
像是眼前的这个戏班子,就恨不得将这生意摆在了明面上。
再看那台上的戏子,唱腔清亮,扮相也着实惊艳,虽然略逊那日的林清平一筹,但在这小小县城里也称得上一绝了。
解释完,周献玉便没再说话,认认真真听完了整场戏。曲毕,看客们都在叫好,更有甚者,还在往台上扔银钱,引得那戏子们不住地拜谢衣食父母。
可这满场的赞叹声里,隔壁的富商却发出了一声兴致泛泛地叹息,就好像自己看了什么不入眼的东西似的。
周献玉原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很快那班主再一次地来到了楼上,这次是带着那几个戏子专程来给富商敬酒道谢。
听他们的意思,似乎是这富商开场前便赏了许多钱,唱完之后又追加了一些。隔着一层屏风,周献玉都能听到那花旦感激涕零的声音。
可那富商似乎对班主他们的殷勤并无兴致,也未留那几个戏子喝酒,应付两句便让他们都下去了,自己也带人离开。
周献玉和赵安白对视一眼,默契地起身跟了上去。
他们做这偷鸡摸狗的事已经做惯了,假意逛着街市实则暗暗跟踪,一路都没被对方发现,直到看到对方又进了一间乐坊,他们在门外等了片刻,这才跟了进去。
周献玉还是那副去听戏时的做派,且这次出手更是阔绰,恨不得直接将赵安白的钱袋子掏空了,不仅要了全场最好的位置,还跟那富商较起劲来,花了大价钱将此处技艺最高超的乐师请到楼上专门为自己演奏。
这番举动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自然也包括那原本将乐师叫到自己那边的富商。可还不等他纳闷起何人抢了先,周献玉已经带着那名乐师登了门,只说自己刚刚在戏班子那边便瞧见富商了,觉得对方气宇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一看便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自己也是途经这汧阳县的商人,就喜欢结交有见识的朋友,凑巧又在这乐坊见到,便想和富商攀个交情。
那富商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走南闯北多年,阅人无数,一眼便能分辨出一个人的出身与家境。他上下打量着周献玉,只见这年轻人虽年纪轻轻,身上透着几分富家公子惯有的纨绔之气,可举手投足间,却又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家风范,一看就是出自高门大户,教养不凡。更让人诧异的是,对方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仿若历经诸多世事,满是阅历,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于是他也收起了惊讶和警惕,换上一副笑容请周献玉等人进来坐。
有那乐师在一旁为几人演奏,周献玉又大手笔地叫了此处最好的酒菜,请那在戏班子没能尽兴的富商再喝上一杯。
热酒下了肚,那富商的表情也舒坦了不少,谈话间,周献玉得知对方姓卢,便唤了一声“卢老板”,又介绍自己与自己的好友分别姓“赵”和“冯”。
那许老板也未尝看不出他们不是商人出身,但萍水相逢,看破不说破。
乐声悠扬,曲调婉转,几人又推杯换盏,小酌了一轮,随后随意寒暄了几句。待到气氛正好,周献玉话锋一转,才问出了正题,“方才我听那戏子唱功了得已算上乘,可见您听戏之后却像是颇为不满,不知您是不是见识过更出彩的,两相对比这才觉得失望。若是如此,还望您不吝赐教,跟我们讲讲,到底是哪家戏班有这般本事,也让我们这些人开开眼界。”
她表现出了一副对此兴致颇浓的模样,那卢老板原本还想着她到底想打探些什么,结果听到了这句话,一时间也笑了起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侃侃而谈道,“你们一看便是外乡人,刚刚那戏班子虽然也算上乘,但比起苦水巷戏班,那还是差得远啊。”
他说这汧阳县有个叫苦水巷的地方,巷子里有个唱南戏的戏班子,原本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但因为名声远播,引来许多外乡人去苦水巷寻他们听戏,久而久之,大家都直接称他们为苦水巷戏班了。
其实要卢老板公正去评判,这苦水巷戏班的唱功不见得比刚刚那个戏班子高出多少,但难得的是两个当家旦角。
“那可是两个绝色佳人,虽说是两个男人,可那模样,那身段,简直是世间难寻。”卢老板说话时就像是忆起了当年第一次看到那两人登台时的风姿,眼中满是赞叹和追忆。只是紧接着,这份慨叹便变为了惋惜,“只可惜啊,唉……”
“只可惜如何?”周献玉忙问。
“只可惜一场大火,将整个戏班子的人全都烧死了。”卢老板一拍桌子,话语间尽是叹息。
周献玉心头猛地一跳,却克制着自己的神情,只装作惋惜,“那确实可惜,这是何时的事啊?”
“这……我也记不清了,大概也足有六七年了。”
“那是我来此不逢时了。”周献玉又跟着叹息。
说罢,状似不经意地瞥了赵安白一眼。
赵安白会意,很快便问卢老板那两个戏子有什么好的,这天底下扮相出众的戏子多了去了。
他这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一看便是不常去看戏听曲的,问出这等问题实属正常,卢老板只当他是真不懂,意味深长地笑笑,说这得亲眼见了那绝色美人才能觉出个中滋味。
周献玉连忙把赵安白推到一边,然后饶有兴致地凑到卢老板身前,说自己这兄弟不解风情,不懂这其中的好处,可自己却清楚得很,说罢,便笑着问卢老板能说出这话,莫不是那对当家花旦的常客?
卢老板却摆了摆手,坦荡地说自己欣赏归欣赏,倒是没有他人的那种癖好。
周献玉忙奉承了对方几句,接着又惋惜起自己没能亲眼见到那等美人的遗憾,说到最后才问卢老板,那两个戏子都叫什么,自己就算是听听他们的名字也好。
可惜年头有些久,卢老板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两人名字里都有一个玉字,其中自己偏好的那人,名字更是与什么花有关来着……
“玉堂春?”周献玉脱口而出。
卢老板立刻拍了下手,“对,就是玉堂春。”
他直道周献玉聪慧,一下子便猜到了。
而一旁的赵安白却在强抑心中惊讶,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周献玉为何会这么快猜出这个答案。
只因林清平额上那朵玉兰花。
玉兰花别名玉堂春。
相关Tags: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