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尼快跑!》的读后感大全
《莱尼快跑!》是一本由[美] 芬恩·巴克利 / [美] 迈克尔·巴克利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莱尼快跑!》读后感(一):莱尼是一只龙虾
#得书记# 20210606 美 芬恩•巴克利 美 迈克尔.巴克利 著 法 凯瑟琳.默里斯 绘 刘珉典 译《莱尼快跑!》 儿童节晚上,正在电影院看多啦A梦伴我同行 刷了一下手机微博,看到群里在议论我中奖的事,礼轻情意重,倒也算是过了个愉快的节日。 今天收到图书,包装盒上的“后浪图书”和《莱尼快跑!》封面上的@浪花朵朵童书 几个字,给我多添了一些惊喜,实话实说,抽奖时既沒想着会中奖亦沒细把文案记住,毕竟信息太多了,记不住反而多了些意外惊喜,“一切皆有可能”真是好文案。 成年人读绘本,一下子就读完了,亦很容易眼看透作者的用意。读后感不想剧透影响别人,又不能太过于装糊涂,毕竟我家小朋友还没读呢。我只能说,莱尼是一只龙虾,这是一本由读者“定制”或者说是“设计”的绘本。 我差点误以为“龙虾”是中国的特产,这真是太健忘了。波士顿大龙虾我该有印象的。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和法国人,而封面却有两个,“御花园中华美食”那一页,使我很好奇,好奇绘本背后的故事,于是我搜索,增长见识,成年人不那么容易入戏了,却更乐意好好学习。而关于龙虾的网页,十不离九,都和吃有关,好吧,吃喝也会限制我们的想象,而在童话的世界里,龙虾是有名字的,莱尼你快跑! 前老板请我们去海南旅游,从三口到海口,我们坚持要看天涯海角那块大石,小时候真以为世界就这么大了,海南之南。旅途的最后一晚,老板再一次自掏腰包,请我们吃海鲜大餐,我却对海南粉情有独钟,连吃三碗,回头看到餐桌上的大龙虾,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看着伙伴们大口吃肉了。这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当年同坐一班航班同游海南的同事们,也早已失去联系,各有各的天涯海角或者咫尺天涯了,在偶尔想起的这一刻,默默祝愿各自安好。 愿童心永在。
《莱尼快跑!》读后感(二):人为刀俎,我为龙虾
终于等到这本期待已久的绘本啦。
好喜欢莱尼
作为一部由七岁的芬恩·巴克利和他的父亲迈克尔·巴克利一起创作的一本书,《莱尼快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父子二人对于龙虾的喜恶分歧。小芬恩不喜欢吃龙虾,而迈克尔却觉得龙虾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两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创作出了这部具有开放式双结局的作品。 这本书以主人公龙虾莱尼为中心,讲述了它收到邀请赴宴却发现宴会是个鸿门宴,每位客人都饥肠辘辘地准备享用莱尼带来的龙虾料理的故事。然而本书的有趣之处正是它设置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能够让读者自己选择故事的走向。或许莱尼会碰上一个富有爱心并警觉的读者,能够带它逃过一劫;又或许莱尼会遇见一个一样爱吃龙虾的家伙,一步步走入陷阱…… 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莱尼的命运,并将故事安排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单丛这一点来看,这本书就已经获得了我的巨大好感。它把选择的权利交给读者,诚挚地邀请书前的每个人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是一部充分尊重读者的良心制作。而且绘本主要面向孩子们,能够充分尊重孩子意见,邀请他们参与创作的书籍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我相信,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将更好地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懂得,故事的走向并不一定是预先规定好的,世上的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能被动接受,他们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并足以主导故事的走向。被动接受知识固然重要,但时至今日,我们同样需要学会质疑、创新、另辟蹊径。我相信,这本书将给每一名小读者埋下这些卓越能力的种子,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成长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知名插画家凯瑟琳·默里斯绘制了这本书,书中龙虾莱尼跟每个人物的神态都把握地十分精准。无论是构图、用色还是情节刻画都远超市面上大多数儿童读物。再加上浪花朵朵一贯优质的纸质,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这本书让我想起早年美影厂制作的一部部动画片,它们不因受众是儿童而粗制滥造,敷衍了事。每一部作品都在寓教于乐中把小观众培养成有情义、有道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或许,只有这样对待儿童如对待成人读者般严谨的作品,才能真正算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莱尼快跑!》读后感(三):龙虾季,千万要读读它——一只不想成为盘中餐的龙虾
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莱尼快跑》这本书来得还真是应季,想来很多喜欢吃龙虾的人,看到这本书,估计都得嘴馋了。
可是,这“剽悍”的龙虾,你下得了嘴吗?
这莱尼可非一般龙虾,它有什么不同,既非形体特别大,也不是钳子尤其锋利,说起来它也算不上十分聪明,甚至可以说它还有点憨憨的,一次次地自己送上门,怎不叫人欲罢不能?
说这本书之前,先来聊聊作者
看了作者的简介,方知道,这是一对父子创作的,儿子芬恩7岁,不喜欢吃龙虾;老爹迈克尔·巴克利很喜欢吃龙虾,他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父子档合作的童书,既有作家保底,又有孩子把关,想来这故事不会逊色。
果然,看完,丝毫不会叫人失望。这对父子联手创作的这个《莱尼快跑》的故事脑洞开得很大,是个幽默又带着一点点“烧脑”的故事。
烧脑的情节隐藏在图画里,图画中可以寻找到剧情发展的蛛丝马迹。
龙虾莱尼过着悠闲的生活,他家里的布置是很有海洋气息的,灯是水母灯,茶几旁有海星、海胆、珊瑚,头顶的天花板上不知道是画着水母,还是真的游弋着真的水母,来给他送邀请函的邮差是章鱼。
推测,他的家是在海里没错了。
他满心欢喜接受了邀请,他给宴会主人准备了一束鲜花,看仔细,那是一束海葵花,他准备的巧克力蛋糕,是海星的样子;他还给孩子们准备泡泡糖,他是一只懂礼节的龙虾。
当莱尼出现在宴会上,每个人都激动得欢呼起来。几乎每个人都手握刀叉、流着口水看着他,餐桌上也几乎没有食物,一个个空盘子在等待着他,画外音分明是“磨刀霍霍”。
看仔细,唯独桌角那个头发上佩戴着星型发夹的小女孩一脸不高兴,好似很不欢迎莱尼的样子。
她是谁?她和莱尼有什么交集?故事后面就一点点地给出了答案。
《莱尼快跑!》读后感(四):功夫龙虾搞笑餐桌大逃亡
孩子们都喜欢吃龙虾吗?但你有没有想到,龙虾想不想被吃掉呢?如果有一天,准备要吃的龙虾跑掉了呢?是不是它也不想被吃掉呢?……
芬恩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他不喜欢吃龙虾。在他的幻想世界里,龙虾也不想被吃掉,于是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莱尼快跑》书中主人公龙虾莱尼,受邀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他高兴极了。然而,当他到达宴会时,等待他的是给他戴在钳子上的橡皮手镯、一口沸水翻腾的大锅,还有一群穿着龙虾围裙、肚子咕咕叫的人。
幸运的是,故事还没结束,莱尼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中……如果你好奇莱尼的选择,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莱尼,我要逃命还是留下呢?
莱尼,是一只优雅的龙虾,一天,它受邀参加一场宴会,它准备了礼物和鲜花,兴奋的去赴约。可是,打开门后,它感觉人们好像有点热情过头了……
宴会的主人告诉莱尼,客人在餐前要泡个热水澡的,莱尼穿上泳衣纵身越入锅中……哼,你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NO,NO,NO……
一个小女孩出现了,她带着莱尼逃出了宴会。可是莱尼却气的要命,它可不想破坏了这场宴会。
莱尼奋力回去到宴会中。莱尼和饥肠辘辘的客人们互相对视之后,莱尼感觉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头了……
但是,莱尼不怕,因为莱尼可是一只不好惹的功夫龙虾哦……
可是,晚宴的人太多了,莱尼,莱尼快跑吧!
莱尼的餐桌冒险洋相百出,幸运的是,莱尼的命运掌握在每个小读者的手中……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瞬息万变,对于儿童来说是抓不住来不及想的,但是绘本阅读给孩子真正提供了慢下来、停下来、自己掌握速度的对这个世界中一些现象的加工和认知。因此,绘本帮助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的提高,还有认知习惯的养成。
在孩子眼中,没有什么是平凡的。芬恩(作者之一)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他不喜欢吃龙虾。在他的幻想世界里,龙虾也不想被吃掉,于是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爸爸和他一起写下了莱尼的故事,一经出版广受好评,荣登美国《家长》杂志2019年最佳图书榜单。
作为一种开放互动式的绘本,在莱尼的故事里,结局只有在阅读的时候才确定。故事几次反转,小朋友们可以为故事中的莱尼做出选择,随之看到不同的故事结局。
活在钢筋水泥间的小孩儿有谁真正去过森林、田野、农场、草原,形形色色的动物、光怪陆离的场景、充满童趣的历险,而《莱尼快跑》可以互动的开放式绘本,小朋友的选择将决定故事的结局!这些都是为小孩增加快乐、增加体验的一种方式,对想象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外观设计也很有意思,不仔细研究还不会发现个中玄机。将普普通通的护封拆下来,翻到背面,就会发现还有另一版隐藏的护封。这本书的内封和封底,是一份超级详细的中华美食菜单。
通过小小的绘本,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起来。《莱尼快跑》是一本适合孩子与父母一起朗读的有趣的互动书,一起来阅读吧,看看功夫龙虾的搞笑餐桌大逃亡吧。
《莱尼快跑!》读后感(五):莱尼,危险!还不快跑?!
这是一只龙虾的故事。这只龙虾的名字叫莱尼。它长得很帅,有魁梧健壮的身躯,两个闪闪发亮的大钳子,还有两根修长的胡子。作为一只虾,长得太帅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喜好美食的人类来讲更是如此。这不,莱尼的“好事”来了。章鱼先生送来了一封邀请莱尼参加人类晚宴的请帖,莱尼很高兴,精心打扮之后还准备了丰富的礼物才出门赴宴。
看到龙虾来了,等待宴席开始的人们都异常兴奋。宴会主人特地嘱咐莱尼,说按照家庭晚宴的传统,要请赴宴的客人先洗个热水澡,还要戴上两个“橡皮手镯”。这是哪门子的“传统”?不过是将莱尼的钳子捆住,欺骗它心甘情愿跳进沸腾的开水中而已。
莱尼应该怎么办?浪花朵朵的《莱尼快跑》作者在这里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选择。一种是兴高采烈地跳进热水中,煮熟后被端上餐桌,成为众人的腹中餐;一种是识破人类的阴谋奋起反击、伺机逃跑。为什么这样创作?因为绘本的作者是一对父子,爸爸迈克尔·巴克利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他喜欢吃龙虾,但他的儿子,七岁的芬恩·巴克利不喜欢吃龙虾,所以围绕龙虾莱尼的命运,一大一小两个作者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前者显然是爸爸的意愿,后者则是儿子的创意。
人生本来就不止一种选择,对于龙虾也同样如此,这个就看龙虾怎么选择了。如果它不明就里,冒冒失失就跳进了锅中,被吃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它能够看懂人类的心思,识别眼前的危险,逃出生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在这对父子作者的合力创作中,《莱尼快跑!》先是让一个小姑娘救了龙虾,但莱尼并不知道姑娘的一片好心,而是费尽心机跑了回来,并且毫不犹豫地戴上“橡皮手镯”跳进了沸腾的锅中,最后被摆在盘子中。同时,作者又为龙虾命运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识别了众人的阴谋,用自已带来的礼物当武器,誓死捍卫自已的生命,可惜寡不敌众,就在束手就擒的时候,又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用一张中华食谱救了它一命,大家不吃龙虾、改吃饺子了。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绘本。小作者对龙虾,对小生命的爱,让他不忍心吃龙虾,而是借助小姑娘的手,让莱尼活蹦乱跳地生存着;也有大作者对小作者的爱,对小作者无限创意的爱,身为爸爸的大作者并没有抑制小作者的奇思妙想,而是陪伴他一起为龙虾设计命运。在这种充满爱的创作中,家庭、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达成了美妙的和谐。
这也是一本启发孩子们注意安全的绘本。涉世不深的龙虾,就像我们身边的小孩子一样,对社会上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还不知道什么危险、什么安全,还不知道有的人朝你微笑并不是喜欢你,而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安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观念,理应从娃娃抓起。
这是一本普及中华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绘本。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装帧设计上。拆开封皮,你会发现这本国外作者创作的绘本,居然有中国的文化元素在里面。文末的“中华食谱”,有饺子等大家熟知的中华传统美食,还有封皮之上的中国式建筑,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看到这里,能不佩服浪花朵朵在设计上的巧思与创意吗?
《莱尼快跑!》还是一本关于命运的绘本。当今的小孩子挫折教育比较少,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的现象比较普遍。阅读这个绘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面对困境要奋起反击,教育他们哭是没有用的。只有反抗,才能改变命运。龙虾先生就是孩子们的榜样,虽然它在人类面前很弱小,但它的勇气值得点赞。当然,这种反抗并不是只凭一时之勇,还需要讲求方法技巧,这是家长们在陪伴孩子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莱尼快跑!》读后感(六):《莱尼快跑!》or《莱尼留下来!》
哈哈,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有没有一头雾水?莱尼是谁?为什么要跑?又为什么要留下来?为什么会这么矛盾?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莱尼的故事。
莱尼是一只龙虾,这天它收到了一封邀请函,邀请它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它当然是高兴极了,于是收拾好自己,带上准备好的礼物就出发了。宴会上的所有人见到它都兴奋极了,可是有哪里好像不太对。这时一个选择出现在了莱尼和我们的面前。
快跑?还是,留下来?
不管选择哪个答案都会读到精彩的故事,可是莱尼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却并不相同。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又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这本书很有趣的部分就是这个选择题,有点像我小时候读的互动故事书,不同的选择去往不同的页数,最终会有不同的结局,这本书是这种形式的简化版。故事本身十分有趣,细节又很到位,读起来的阅读体验很棒。
比如在大家都在热情欢迎着莱尼的时候,为什么这些人看起来有一点点奇怪,而唯一一个和他们格格不入的小女孩在后文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而如果选择了留下来的莱尼先生会毫不知情地执着于晚宴,甚至连别人是在救它都不知道,反而千辛万苦地从自由的大海里重新回到宴会。而选择快跑的莱尼则会用它厉害的功夫抵抗,不过最终救下它的却是一张菜单。
其实这本书中有趣的点很多,包括这本书的封面是双封面,在同一个封面的正反面印着不同的故事名字《莱尼快跑!》和《莱尼留下来!》,你可以自由地切换你拥有是书是哪一本?吃掉它还是帮它逃跑?而内封则是出现在书中的一件重要的道具——一张中华美食的菜单!至于这个菜单是如何救了莱尼有引发出了什么样的故事,就需要你自己去书里找答案了。
但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我和小朋友借由这个故事一起讨论了很多问题。比如去别人家做客的礼节,龙虾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比如和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小女孩在向莱尼伸出援手的时候,能够在时间不那么紧急的时候告诉莱尼她做这些事情的缘由,那么莱尼就不会误解她了,很多事情,要做也要说。
比如安全问题,那些欢迎你的人对你尊重又有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真正的好人?接到了一个陌生的邀请是否一定要去?如果必须去的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保障自己的安全?真的遇到危险应该怎么办?比如是不是学了武术,学了拳击,学了防身术就安全了……
我觉得这本书在故事有趣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能够延伸出很多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却不知该从何讲起的话题。而看到孩子在享受有趣的故事以外多了许多的思考,强化了观察能力,才是我觉得是这本书带来的最大价值。
《莱尼快跑!》读后感(七):喜欢吃龙虾吗?一只不想被人吃掉的龙虾命运会是怎样?
儿童故事的主角大都是非常可爱的形象,如小兔子、小老鼠和小狐狸等等,很少见龙虾。龙虾怎么会成为美国儿童故事的主角呢?我百度了下,原来美国有龙虾文化。
17世纪登陆美洲的英国人发现,东海岸的龙虾极多,但他们不敢吃。后来美国人懂得吃龙虾了,但因为量多,非常便宜。19世纪中期龙虾由穷人的廉价食料变为一般人的美食。
美国有句俚语:You are my lobster中国字面翻译是:你是我的龙虾。意为:你是我的爱。因为年纪很大的龙虾还是会手牵着手在海底散步的。于是,龙虾就成了坚贞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龙虾,应该是美国老少都喜欢的。在美国,一位龙虾会有什么故事呢?
莱尼是一只龙虾,有一天他收到邀请函参加宴会。
来你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欢呼。
他们送给莱尼礼物:一对戴在钳子上的橡皮手镯。大家还穿了印有莱尼画像的围裙。真的非常热情,我想这大概就是美国人对龙虾的真实态度吧。
我读过的故事,情节都是由作者设计好的。自己一边读一边猜,如果猜中了,在欣慰之余有一丝的无趣感,如果未猜中,则免不了有些遗憾。
《莱尼快跑》不同于一般的故事,故事情节可以由读者选择,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由读者决定。
如上图,在情节发展到关键处,作者会安排这样做一个机会供读者选择。莱尼的去与留都是故事。作者给读者多次这样的选择机会,使得《莱尼快跑》这个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故事险象环生,读者的胃口始终被高高吊起,直到最后一页,作者也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结尾,莱尼的命运最终如何,需要读者自己决定。
这本书的封套可以正反面都用,也可以说这个故事有两个名字,大家看下图。
这是我们看得到的。
这是需要我们细心才能发现的秘密。
这本书的其他位置处就在于,看似一个故事,却是两个故事。
命由天定,是无奈的悲叹。莱尼的命运,该由谁决定呢?
故事中的小女孩,非常关心莱尼,超过莱尼对自己的关心。她第一次搭救莱尼,反被莱尼埋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着急的父母,他们在某些时候,就像故事中的小女孩儿,急而无效!
让莱尼着急起来!
命由天定,是无奈的悲叹。莱尼的命运,该由谁决定呢?
让莱尼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
不得不佩服巴克利父子,真是非常高明的儿童故事创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每个人一生需要为之奋斗的。
小女孩搭救莱尼,莱尼埋怨小女孩破坏自己的晚宴,是因为来你并没有发现,晚宴是一场“谋杀”。莱尼想尽办法急火火返回晚宴,发现了大家的阴谋,自己主动选择离开。这是和谋杀者的战斗,也是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礼物就是武器。
既然宴会就是沙场,礼物变为武器也就不奇怪了。手镯本就是刑具,浴池也是饭锅,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再一次佩服巴克利父子构思的奇妙!
《莱尼快跑》就是这么一本自始至终充满变数的故事,好似作者在挑战读者的思维。不可否认,这个故事也给读者以无限的启发。“莱尼”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结束,情节的走向完全在读者。我们都行动起来,使故事内容更丰富、情节更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