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董存瑞全文免费阅读_董存瑞最新章节

分类: 励志小说  时间: 2025-08-15 10:12:35 

苦难里泡大的童年

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五日,农历九月十三。察哈尔省怀来县(今属河北省)南山堡。这是与内蒙古高原相接的冀北山地,山峦起伏,气候干旱。

已是深秋了,大阳缓缓地从远处的山梁上升起,把一抹淡淡的光亮散洒在破败的房屋上,让整个村落多少有些生气;炊烟也才开始袅袅地飘起来,而田野上是秋后的落寞与荒凉,枯霜遍野的寒秋气息就更浓了。

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农村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曾经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也因国民党的反目而陷入低谷,虽然南方偶尔还会闪亮革命的火种,但似乎与这偏远的冀北农村已经隔得很远了。

董存瑞全文免费阅读_董存瑞最新章节

南山堡是个很大的村子,约有五六百户人家,有钱的大地主就有十多户,也有些比较富裕的中农家庭,但穷苦人还是多数,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租地或给地主打工为生。董家和许多贫苦人家一样,房屋一间地无一垄,祖祖辈辈都靠给地主当长工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牛马不如的苦难生活。

当阳光照进破烂的屋内时,董全忠爬起来,用粗糙的双手抹一把满是皱痕的脸,看一眼正在熟睡的三个女儿,叹一声,摇摇头,走到厨房。挺着个大肚子的董家女人正在灶头点火,董全忠看着女人的大肚子心里微微一动,但愿老天保佑,这一次能生个儿子,老董家可不能没有后啊,毕竟他和董家女人的年龄不小了,再不生儿子就没有机会了,在农村没有儿子就意味着一个男人最大的失败。他愣怔了一下,从屋角拿起锄头,准备去地里干活。刚走到门外,还没到院门,就听到屋里女人“哎哟”一声,叫道:“他爸,他爸——”董全忠忙转身回屋,看见女人捂着肚子不停地叫唤。董全忠赶紧扶住女人,连声问:“怎么啦?”女人有气无力地说:“可能是要生了。把我扶到床上去吧。”

董全忠把女人扶到床上,女人的叫唤就更厉害了。董全忠说:“我去请接生婆。”女人拉住他,“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你还是烧一锅开水吧。”

水烧开了,孩子也就出来了。是个男孩!董全忠高兴得叫起来,忙从橱子里拿出一挂炮仗,跑到门外放起来。清脆的炮仗声和着婴儿的哭声,在村子的上空传递着董全忠快乐的心声:“我董全忠终于有后了!……”

盼来了董家的儿子,董全忠夫妻高兴得几晚上睡不着,三个姐姐自然也喜欢得不得了。这男孩,就是董存瑞。接着三个姐姐往下排,便给他起了个小名:四头。

一家人十分疼爱四头,到了六七岁,娘还娇着他,全家人省吃俭用,过着艰苦的日子,可有一点儿好吃的东西,总是留给四头。

可他毕竟生活在贫苦的家庭中,从七岁起就跟着爹下地干活。春天,他顶着风沙往地里背粪送肥;夏天,他顶着烈日跟姐姐间苗、扯草;秋收时,他跟着母亲拾谷穗、拣秫秸;冬天到了,他扛上小扁担跟着爹上山砍柴、割荆条,回来编筐、编筛。他跟着爹上山时,一步不落,他踏着石径往上攀登,一不小心就容易骨碌滚下来,手脚常常让刺草、蒺藜狗子划破。每当他小脸蛋涨得通红,鼻尖和额头上沁出闪亮的汗珠儿,爹就叫他坐在大石头上歇一会儿,自己装上一锅烟,一边抽一边津津有味地讲上一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或是“空城计诸葛亮吓走司马懿”,要么就是“武松打虎”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啊……四头瞪着大眼睛,托着腮帮听得入迷。每次,他还喋喋不休地问个不停。

四头从小风里跑,雨里钻,长得敦敦实实。他机灵、顽皮、胆子大,在村里是个出名的小淘气,攀起树来像小猴儿,爬起山来像小兔儿。他敢上树捅马蜂窝。他在赶驴车下坡时,竟敢站在驴身上。有一次缰绳没拽住,从驴身上摔下来,满身是伤,可他爬起来又站在驴身上。

为了活命,董存瑞和二姐每天都要去野外挖野菜、刮树皮,用树皮或野菜拌着粗粮度日。

董存瑞八岁那年,冬天非常寒冷。一天下午,十岁的二姐带着董存瑞去河边刮榆树皮,刚刮了几下,便被地主董八皮看见了,他说树是他家的,刮坏了他家的树,便恶狠狠地把董存瑞姐弟俩恶打了一顿,打完后又一只手一个把董存瑞和二姐提进了他的院子,不由分说左右开弓又扇起了耳光,顿时,打得董存瑞和二姐口鼻流血,二姐气不过,便顶撞道:

“树是河边长的,怎么就成了你家的!”

二姐一反驳,刘财主更加气急败坏,拿起一条鞭子劈头盖脸朝二姐身上抽起来,董存瑞吓得抱着二姐直哭,身上也被抽了好几鞭子,打得二姐皮开肉绽。

董八皮一边抽一边还不住口地大骂:“你们敢刮我的树皮,我就要刮你们的肉皮!看你还敢嘴硬!”

二姐赶紧央求说:“放了我们吧,以后我们不刮你的树皮了!”

但董八皮死活还是不放他们,又逼着他俩给他跪着不准起来,寒冬腊月,董存瑞和二姐也没有鞋子穿,两只脚冻得又红又肿,可他硬是不放他俩回家。哭喊声惊动了左邻右舍,有一些好心人便来替董存瑞他们求情,可董八皮还是不答应,却说:“去把他们家的大人叫来,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傍晚时分,董全忠才赶来,一看董存瑞姐弟俩满脸流血、遍体鳞伤,他顿时就心疼地哭了,立即给董财主跪下求道:

“大爷,你行行好,放了我两个孩子吧,我以后给你干几天活,不要工钱,求你了!”就这样,父亲才把董存瑞和二姐领回家。

回家后,全家人都哭成了一团,左邻右舍看见没一个不伤心落泪。一位好心的邻居送来一块白羊肚毛巾说:“快给孩子们烧点水擦擦伤口吧,看把孩子打成啥样了,毛巾我也不要了。”二姐比董存瑞伤得重,事后一直病得卧床不起,二十多天后才能下地。

四头和其他孩子一样非常想上学,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钱,上不起学。每当他下地或是背筐子上山打柴,路过学堂门口时,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鼻子总有点发酸,肚里憋着一股子气:董财主家没有一个人下地干活,他的孩子们却能蹦蹦跳跳地上学;而我们一家老小整天在地里起早贪黑地干活,不仅秋天剩不下粮食,连孩子们都上不起学。

有一年,四头全家拼死拼活地干活,把全部血汗浇灌在贫瘠的土地上,只盼着有个好年景。果然,入秋以后,庄稼长得比以往哪一年都好,四头眼看着一天天将要成熟的庄稼,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希望。他天真地想:今年秋收之后,家里一定剩不少粮食,这样全家人可以有饭吃、做新衣裳穿了。

一家人咬紧牙关把粮食收回家里,还了地主董八皮的债,剩下一些。可是第二天,董八皮又带着一群打手闯进了他的家,硬说还有利息没还清,不容分说把剩下的粮食几乎全抢走,剩下的一点,连全家糊口都不够。

一年的辛苦又落空了。母亲和姐姐难过得哭了,爹气得指着董八皮的背影跺脚直骂。董存瑞却攥紧了小拳头:“为什么自家种的地,却要给董八皮交粮呢?”

这一年,革命的火种在全国各地播撒,许多***人为了宣传革命理想,在一些地方办起了平民学校。南山堡村里也办起了学堂。学堂里有一个年轻的杨老师。董存瑞十分喜欢他。有一天,董存瑞在村口碰见杨老师,就问:“为什么我家的地不是我家的,而是董八皮家的?为什么我家种出来的粮食却要交给董八皮呢?”

杨老师一听,心里自然一惊。他拍拍董存瑞光溜溜的肩膀,说:“那地是你家的,但是让董八皮家给霸占了。”董存瑞还是有些疑惑,说:“啥叫霸占了?”“就是抢去了!” 董存瑞眼睛瞪大了:“为什么他们能把地抢去呢?”“因为他们有钱,有势,还有枪。”董存瑞还是不明白。

董存瑞没有想到,没有几天,听到了消息,说是董八皮带着几十个家丁把杨老师抓到乡公所去了。

有人说杨老师是私通八路军的人,也有人说,杨老师是搞抗日救国运动的地下党人。杨老师到底是什么人,南山堡的大人小孩也不知道,后来再也没见过他。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