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夜雨秋灯录(套装四册)全文免费阅读_白话夜雨秋灯录(套装四册)最新章节
白话夜雨秋灯录1
青天白日
南宫认庵,浙江人。其父亲南宫琥在广东做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以致一贫如洗。认庵以字号行世,自幼跟随父亲,生活于繁华的广州。但世事难料,认庵的母亲先去世,接着父亲也去世了。祸不单行,这边丧事办毕,那边又传来府库钱款有亏损,依律必须子代父罪,官府将把认庵投入监狱抵罪。
认庵虽然年轻,但对要吃官司却很忌讳,想方设法予以躲避。他家族中为官的不多,有个叔父叫南宫璧,在苏州官衙当幕僚,于是就想前去投奔。他悄悄焚化双亲尸骸,把骨殖装入竹篓背在肩上,趁着月黑夜晚,徒步逃逸。一路上餐风饮露,奔波跋涉,吃了不少苦头,整整一年才挨到苏州。苏州古城,人口密集,小桥流水人家,商贾不断。想要打听一个人的下落,犹如大海捞针。认庵到处打听寻找叔父,长时间毫无消息。当时,苏州正是歉收年景,物价腾贵,认庵节约着过日子,盘缠却一日少于一日,日子越来越难过。他索性把仅剩下的糊口活命钱买了半亩地,埋葬了双亲骨殖,立个墓碑,做了标记。又搭建一个团瓢似的小茅棚,住守在墓边。不久银两花光,就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沦为乞丐。乞讨的日子,虽觉得丢尽了颜面,但讨来的残羹剩饭,总不忘先供在坟前祭祀父母亡灵。那时他才十五岁,天性孝敬聪明,形象虽清瘦但还不憔悴。他听见吴地儿童唱山歌,吴音软侬,很悦耳动听,便一一记住学会,在大街小巷卖唱乞讨,就像古代伍子胥在吴市吹箫乞食一样,这才免于饥饿。朝朝暮暮,认庵在城廓村郊卖唱乞讨,转眼过了三年光阴。
冬去春来,桃花盛开,暖阳晒得身上热乎乎的。认庵长时间没有洗过热水澡了,背靠一座古庙门边,对着阳光,解开破旧衣衫,捉身上的老白虱。古庙对面,过一条巷道,就是一座富家后花园,不时可见有美女在楼上走来走去,往外眺望。不久园门轻轻开启,出来一个风姿艳丽的小丫鬟,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约有十六岁光景。只见她掩上园门,朝西走去。忽然她蹲身在灌木草丛中,片刻后,直起身,整束好衣装,又继续朝西赶路,料想她刚才是在解手。但没走几步,小丫鬟身上像有件漂亮东西掉在草地上,柔软无声。认庵连忙呼叫告诉,丫鬟只顾自个儿匆忙前行,却没有听见。
认庵掩上衣襟,急忙前去查看,果然见草地上有一只锦缎包袱,其中有金钗玉钏等珍贵首饰,还有些零星珠宝。另外包裹里附着一封信,折迭成菱形花样。认庵连忙打开信封,只见信上写道:
十郎哥哥足下:妹妹素质愚陋,能够匹配哥哥清雅才貌,表兄妹亲上做亲,真是幸而又幸。牛郎织女情,相隔盈盈一水;孔雀东南飞,传来隐隐双声。海誓山盟金石坚,妹妹欣喜得嫁梁鸿;沧海桑田劫运转,郎君贫困忽如司马相如。然而鲍宣妻不忧丈夫贫穷,共挽鹿车;阮家妇岂嫌夫君落魄,曝晒短裤。还望哥哥书窗勤苦攻读,可以预卜鸿雁飞腾青云。岂敢埋怨已到结婚年龄,感叹青春方兴未艾;只期望你蟾宫折桂,脱下白夹衣换上官服来迎娶。
已知我家父母对你青眼顿时变成白眼,月老所系红丝将断。双亲每听到媒人调舌,总像是埋怨上次错许姻缘;想另请人牵线搭桥,再接受别家的聘酒。我心坚硬如石,不可翻转;花言巧语如簧,还须提防。如当真逼我改嫁,定弹《黄鹤曲》以明志向,宁可守寡也不嫁;常想写信给哥哥表明心迹,只恨没有青鸾神鸟为我传递。
小丫鬟娟奴,与我虽是主仆关系,情谊上可称是我的心腹。我和哥哥婚事已有燃眉之急,感情煎熬实在超过刺目之痛。派她前往寻访夫君,面递书信,献上我含泪断肠辞句。婉转曲折十三行字,有意仿照苏若兰织锦回文诗。附上缠臂金镯、搔头玉簪、珍珠百颗,聊且充作穷书生夜读灯火钱。诉说不尽缠绵情意,由小丫鬟代为详述。不甘心坐以待毙,万分危急中不及斟酌字句,倾诉衷肠;大胆向哥哥表白我的热忱,还请怜惜鉴谅。
某年某月某日,小妹秦贞璞再拜手启。
南宫认庵读完信,很是吃惊,摇头吐舌道:“好险啊!东床快婿落魄潦倒,富翁丈人图赖婚姻,钟情女子触犯礼义,不顾嫌疑为未婚夫解急救贫,种种情事好不惊心啊!倘若此信被别人捡到,小丫鬟固然一命难保,即便那迢迢相望的牛郎织女,也将永世隔绝,难能鹊桥相会。我何不坐等着,再看一看。”
不大一会儿,丫鬟返回,脸色吓成死灰色,慌里慌张地在草丛间寻觅,没有找到什么,仰头向天,大声哀叹说:“我一死倒不足可惜,怕辜负了主人的重托,该如何是好?”认庵这才走近丫鬟身边,笑着对她说:“小娘子,看样子丢失什么东西啦?值什么说到要死?”丫鬟定睛一看,眼前这人乞丐模样,说话却不同凡响,听他话中有话,于是哀求说:“好男子,你见到了什么吗?”认庵说:“要是你明明白白告诉我真实情况,或许能完璧归赵呢。”婢女见面前这人一眼认真模样,也就镇静下来,一个劲地说:“我是秦家丫鬟娟奴,天天服侍我家小姐。小姐芳年十八,天生丽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家主人见女婿家贫穷,要逼女儿改嫁。小姐日夜哭泣,死活不依。我很同情她,请她取出私房钱,小姐翻出一直藏在梳妆台里约值五百两银子的私房钱,用鲛绡帕包裹,附上一封信,我亲自担当信使,去交付小姐的钟情人。嘱他赴都城赶考,争取金榜题名,就能迎娶我家小姐。刚才不慎将包袱丢失,密谋必将泄露,怎能不悲伤?”说罢,娟奴喉咙哽咽,痛哭流涕。认庵问道:“那你将怎么办?”丫鬟答道:“一死了之!”认庵见丫鬟脸色铁青,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于是径直取出怀里包裹,双手递给她,说:“小娘子,你看是不是这个?”丫鬟见了,失而复得,立即跪倒叩头,认庵搀扶她起来,大献殷勤。丫鬟说:“你是个乞丐,突然得到如此一大笔横财,就这么放弃掉,你甘心吗?我将怎样报答你?”认庵看小姑娘眉清目秀,面庞红润,上身着细花夹袄,下身穿粉红外裤,一副楚楚动人模样,内心激起无端的欲望,连忙说:“小娘子,你想报答我,这事情难也不难,恐怕对我来说很容易,对你来说很难。我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你也许会感到痛苦和后悔的。”丫鬟说:“小哥,这话何讲?不妨说得具体些。”认庵说:“好。我虽已成年,但仍是童子身。你的容貌漂亮极了,不知能不能让我真正销魂一次呢?”丫鬟听此言语,对着认庵,面有羞色,慢吞吞地说:“你暂且先等待着,我办完事回来,再找机会报答你。”说罢,丫鬟笑意甜甜,提着金玉包袱,转身而去。认庵也并没有当作一回事,看路上也是行人匆匆,太阳升得老高了,也就急忙出东郊去乞讨。
三天以后,认庵再次经过那家花园,远远听到一个女子如黄莺鸣啭的声音呼唤道:“小哥哥,你来了吗?”抬头一看,正是那小丫鬟在喊自己呢。丫鬟笑着向他招手,园门呀的一响打开,认庵急忙悄悄随丫鬟身后潜入。池边花坛,太湖石畔,芳草如茵,桃花争艳,丫鬟停下脚步,见四周无人,十分隐蔽,便对认庵说:“看你见财不贪心,也是正人君子。今日姑且用你希望的方法来报答你的大恩大德。但是我有言在先,仅此一次,不能再有第二次。”认庵说:“好的。”认庵一阵窃喜,急不可耐,忙将娟奴拉住躺下,正要将她拥抱亲吻,只见丫鬟从腰间抽出一帕红罗巾,遮盖住粉面,认庵笑道:“你容貌标致,秀色可餐,我正想美美饱看,取得片刻欢乐,你为什么吝惜美容而遮盖呢?莫不是姑娘家撒娇害羞的常态吧?”丫鬟用纤细玉指指着天上说:“此处虽隐蔽,人迹罕至,但青天白日在头上,难道不怕天上神明看见吗?”认庵听后,犹如当头一棒,情欲的恶魔顿时潜逃,立刻起身说:“你怕神明,难道我不害怕吗?”就手持竹竿,提着空篮,口中不断喃喃念诵“青天白日、青天白日……”四字而去。只听到丫鬟远远地嘱咐说:“小哥,今日本想报答于你,如此一来,也难为你了。你可以每天中午赶来,我会把自己的午饭分一半给你充饥。”认庵喜忧参半,只顾自己闭着眼仰头狂奔,立即逃离花园,也不管园门是否已经关上了。
时过数月,认庵学业大有长进。当年秋天,认庵回浙江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乡试副榜成为贡生,郁昉设筵席为他庆贺。地方士绅、族里长老应邀入席,席间击鼓吹笙,音乐嘹亮,泥金的大红捷报高挂墙上,一派喜气洋洋。酒过三巡,郁昉端起酒杯对认庵说道:“你已是贵人了!青春年华已二十一岁,难道还唱苦于无妻的《雉朝飞》诗吗?”认庵有点酒意,面色红润,说:“我心目中有位旧情人,我将痴痴地等待。”郁昉说:“愚兄代你物色了一位佳人,权且充当你的夫人如何?”话未说了,就有婢女老妪搀扶一位美人走出堂前,与认庵行夫妇交拜礼。认庵不知所措,郁昉拉着他与美人同拜。众人也是酒气熏天,“恭喜新郎新娘!恭喜新郎新娘!”“喜结连理!”“早生贵子!”之类的附和着。拜毕,两行画烛把一对新人送入洞房,郁昉亲自将房门反锁,临走对房内逗笑说:“今宵好好报答大恩,不要再埋怨我们夫妻连累你独守空房。”
花好月圆,夜深人静,认庵香茶醒酒,揭开新娘头盖稍稍瞄一眼,则见粉嫩脸蛋如红莲垂露,瘦削香肩如白玉晶莹,很像娟奴,于是低声轻唤:“青天白日。”新娘启唇微笑,说:“闷葫芦终于打破了!”认庵听了,一阵大喜,才知道那天尼庵中所见美人就是郁昉妻子,也就是当初的寄书人。丈夫贵后娶妻已两载,极为恩爱。娟奴在尼庵重逢认庵,才向贞璞小姐说明认庵到苏州来寻访的始末情况。贞璞马上转告郁昉,郁昉很有心,在考前竭力拉关系、通关节,认庵才得以顺利考中副榜。这一切,认庵都不知情。当初之所以没有及时将娟奴许配认庵,是怕耽误他学业。两人谈说一会儿,携手入罗帏缠绵,一番**,快乐至极,娟娘还是处女。第三天向郁昉致谢,郁昉也谢认庵,此刻两人才将以往种种都一一讲明。认庵说:“兄台抬爱,为弟感恩戴德!”郁昉说:“你我彼此,不必客气。想当初,你能拾金不昧,到如今,我也留着全璧等着归还你。”二人会意,一阵哈哈大笑。从此两家情同一家,相亲相爱亲如手足。
人逢喜事精神爽。认庵不久就援例去吏部等候选派,授官扬州司马,携带娟娘一起上任。府中任上,他从不忌讳自己过去的经历,常对同僚说:“想不到朝廷黄金榜上,也会有卑田院里乞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