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电影影评
小时代电影影评(一)
首先,在很久以前,郭敬明就说过:我不负责提供一种价值观。我现在还这么年轻,阅历还不是那么丰富,我对什么官场啊,政治啊之类的东西也不敢兴趣,又没有经验,所以我是不会在现在写一些时事类的杂文和评论什么的。说不定你现在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没过一会儿就变成了错误的荒谬的结论。
同样,《小时代》也是一样,郭敬明并没有强调一种生活质量上的认同感。他自己从家乡四川自贡来到大都市打拼,他当然知道其中的艰难,并且很认同自己一路上的辛酸和苦楚。因为抄袭事件,他反复在访谈中强调:我就是要证明自己。也许抄袭可以使人红个一两年,可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本身就能证明很多事情。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这部电影的性质。《小时代》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电影是什么?电影提供给我们什么东西?很多人看电影杂志,看网上一位又一位影评人对一部部电影的解读和剖析…可是我相信,这只是中国观影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吧。事实上,大多数人不过是把电影当作餐后的休闲活动,或者逛完商场的休憩时间,他们根本就不是很在乎电影的品质。或者说,只要一部电影满足了他们个人某一方面的需求,无论电影好坏,他们都会选则。比如《小时代》,有些是因为里面有喜欢的帅哥或者美女明星,有些想真实的看见书中奢侈而华丽的场景,甚至有些是抱着玩的心态,想看一看郭敬明第一次当导演会拍的有多么难,还有的,仅仅是会因为,《小时代》会是那个时段最流行的话题,所以就去看了。
一句话,宣传是有它的作用的。吸引路人,是畅销书改编电影寻求票房佳绩的必要手段。有些人会觉得,在这类人面前,那些针针见血的评论真是不值得,因为这些人根本就看不懂这里面的暗喻,讽刺,类比…或者说,这些人根本就不在乎。大众和影评人的差别(而不是差距),有时候就是这么大。
《小时代》只是一场梦啊,一场华丽到极致的美梦。两个小时,影终,人散,每个人都还是会回到各自的现实生活中去。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抓着“电影不现实,价值观不正确”不放?在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本不存在。四个女孩的物质条件是如此悬殊,本就没有什么可能做真正的闺蜜,你给我找一个身价亿元的,时时刻刻帮助你,“包养”你的,无比美艳的女生看看?你找不到的。郭敬明在顾里和崇光身上放大了自己的脆弱和孤独,因为,他是这种人,现在他很有钱,可他总希望热热闹闹的,希望身边有很多,真真的朋友。可是他真正了解,他的最世文化的朋友,他的商场上的伙伴对他的看法吗?我想他曾经在心里预想过很多次。
从无数粉丝和非粉的观后感来看,电影本身将会是一部节奏感强,画面精致,剧本并不差的佳作。是不是佳作我还不知道,哪怕上映了以后我也没有评判的权利。因为有人把它弄的太复杂了,这真的只是一部电影而已。看网上的评论越多,你也就对你本身的认知越加模糊了。但起码,《小时代1》不会有很多人最初预想的那样差。
没有价值观,纯粹的两个小时的纯美幻象,从这部电影里,你得到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自己。要知道,电影的力量,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大。
小时代电影影评(二)
昨天在北京某影院看《小时代》,上座率一般,没有密密麻麻的人头,我很平静。过程倒是挺欢乐,身边的观众,大多是小女生,笑声此起彼伏。片尾群魔乱舞后,仍然能够看到小女生们暗香残留的花痴脸上,透出的笑容。我们看电影,各取所需,我相信她们是带着满足的心情离开影院,这样就挺好的。
看片前,我注意到了目前网络上关于影片三观的激烈对抗。就此而言,我首先想表达的是,电影是无辜的,它承载了太多原本不属于它的使命。《小时代》电影只不过还原了小说,把文字转化成光影投射在大银幕上。如果要批判,小说才是罪魁祸首。从五年前“小时代1.0”面世,继而有了后来的青木、虚铜、锋银、刺金时代,我作为读者之一,并不觉得那时的批判声有多么刺耳。(电影在短时间内被集中消费,释放出的能量较之其它载体,果然更加恐怖——电影从业人员们,这是双刃剑,请自行偷笑一下。)
有一种声音说此片会给90后,甚至蛋蛋后负能量,我是无法苟同的。也许电影会影响极小一部分人的观念,但不至于让这些花朵,全面凋谢。如今的90后,最大的年纪,也已经23岁。当我23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工作,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我并不认为如今的90后会比当时的我差。我甚至认为,90后的思想更加前卫、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西方化,更有利于在共性中释放个性。他们个性中的弊端不是与生俱来的,倚老卖老不是我们批判这个群体的理由。大环境中泥沙俱下,电影亦是如此。这些观众,不过是在郭敬明、杨幂、柯震东等人的诱惑下,进入电影院和他们私奔了一回,没有任何过错。电影人请记住我的一句话,你可以看低观众的欣赏水平,但永远不要批评观众的选择。
还有观点说,电影《小时代》目前取得优异的票房,是源于定位准确。定位准确,这四个字放在这里和脱裤子放屁没有区别。小说决定了电影的受众,而所谓的电影受众,在先天受限的情况下,在宣传上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没有任何必要说成是营销的成功。当然,宣传态度和执行力方面,还是要给敬业的郭敬明和他的团队打个高分。就事说事,这点而言,主创团队值得表扬。
我们常说自由之地,电影是需要自由的,虽然目前中国电影还只是受限的自由。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进入影院,能看到的国产电影,大都是常年活跃在国内影坛的导演们的作品。作为电影艺术家,他们有功力,但不够与时俱进,与市场俱进。从《失恋33天》开始,时不时会有国产电影给我们的市场以震撼,去年徐峥的《泰囧》达到一个暂难逾越的高峰,再到今年薛晓路的《北西》,还有赵薇的《致青春》,我们的市场,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中,在这些新生导演的横空出世下,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要看到,年轻的力量进入市场,给这些影坛前辈们带来的冲击。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已无法躺在功劳簿上,抽着小烟喝着小酒吃着老本。电影市场被一帮除了上述等片的导演们,也包括姜文、管虎、宁浩在内等“导演晚辈们”给瓜分,他们能不着急么?他们绝不认同“XX老矣,尚能导否”这样的怀疑。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冯小刚在和自己的《私人定制》较劲,张艺谋在加入乐视后也在磨刀霍霍,他们要感谢徐峥赵薇郭敬明们。
在电影类型尚不能百花齐放的当下,让新老导演百家争鸣也是中国电影的幸事。——这才是大卖的《小时代》和类《小时代》电影的最大贡献。——我们尚处稚嫩的国产电影,全靠新导演是不现实也不健康的。
还有“烂片”《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等等,其实事到如今,并不需要为它们或愤怒或悲伤。清水里哪能没有些烂鱼烂虾?我们可爱的人民群众,对于非民生类事件,其包容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连中国足球输泰国1比5都没见到大规模示威游行,那么国产电影,即使一个月出一两部大烂片,在整体处于集中向好的大环境下,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至于“烂片”为什么会有高票房,我想说的是,之前的微博上,我在好几篇文章里都写过,自从电影重新成为朝阳产业以来,已经有一群人,一群年轻人,正在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习惯。当看电影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作为电影人当感到无比幸福,电影市场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所以当《富春山居图》在一片骂声中大卖时,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那时的市场,《中国合伙人》和《星际迷航》已经势微,《超人》要十数日之后才上映,电影院已经“放无可放”,我们的这群已经养成观影习惯的观众,已经足够撑起当时没有太多选择的影院。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当我们有机会研究影院会员卡的消费情况,研究团购电影票的消费情况,并结合一定的抽样调查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什么难事。
高票房的国产电影也不必自吹自擂,因为我们还极少和好莱坞影片自由搏击、正面交锋。不过那一天终将到来,因此,努力让自己愈发强大,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工作。
再说回电影《小时代》本身。客观来看,影片剧情的推进莫名其妙,大部分的镜头运用乱七八糟,演员的表演一塌糊涂。责任在谁?导演和监制首当其冲。所以郭敬明最该被批评的,不是电影反映出的思想内涵,而是他自负的抛弃那么多幕后推手和电影大咖们,不知天高地厚的亲自上阵。想要成为电影人,请别忘了电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就这点而言,《小时代》的制片方应该深刻反思。让郭敬明亲自执导,在宣传噱头上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换个导演,也许不一定能够原汁原味的还原小说,但就电影本身,不至于一败涂地。
于是我为什么第一次最简短的评论了四个字,说“感谢韩寒”?韩寒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当他售出《一座城池》电影改编版权时,没有被投资方诱惑,一不编二不导三不演。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韩寒明白自己在电影圈无法做到他在写字、赛车那般成绩,不愿荼毒我们尚处稚嫩的市场。我敢断言,《一座城池》的票房较之《小时代》一定差得很远,且就此片的导演、主演来看,影片质量也无法让人期待。但我们必须对没有被浮华绑架,没有不自量力的人们表示敬意。
关于《小时代》引发的争论和纠结还会继续一段时间。有些事情是需要天赋的,没有天赋就得靠后期的不断努力,郭敬明是编剧是导演已是既成事实。所以如果他真有心长时间入行,应该勇敢面对影片本身的不足,在结束“小时代”之后,静下心来研修几年。对于影片主创们更重要的是,不用太过在意何患无辞的欲加之罪,让那些需要“小时代”的观众,在《青木时代》,甚至以后的其它“时代”中看到进步。
不断进步,才是这个时代最难,却又最弥足珍贵、值得欣喜的事情。
小时代电影影评(三)
散场后已经很晚了,突然想迷路。有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是永远找不回来了,就像青春,那时候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童言无忌在一起开着各种玩笑,可以执意去追求我们心中的那份爱恋,然后海誓山盟的对她说;“我们要一辈子都在一起”。当每份理想驻扎在心中,触动着我们的心弦,目标就在眼前,闭上眼全是笑,但是抓不住,时钟却滴答滴答无情的带走了岁月的遗失,仰天长叹时我们哭了,为了曾经的感动,为了曾经的迷失,为了一起的时光,为了我们寄托更加美好的未来。夜深人静,繁星璀璨,每个人每一个故事都化作星星,照亮了漆黑的夜,只是那些曾经的美好似乎都披上了虚伪的面纱,真的不是它变质了,而是时代不同了!我们的青春就这样悄悄的逝去了。
期望很久的电影突遇首映的售罄,于是改在今晚,虽然小说没看过,极力的去理解剧中的情节却一点都不困难。谈到《小时代》就要先说这部电影的气质,符合当下所有时尚元素的潮流,美女和帅男被装扮的亮丽、青春、激情四射,加上摄像机的镜头特写,长镜头的多次运用,使得每个主人公的靓丽形象得以充分表现,似乎导演要营造出一种极品荟萃的无敌偶像派组合,看的少男少女们一阵阵的惊呼雀跃。从F4到小时代,从四个男人到四个女人的故事,历史成就了一批追星梦,时代告诉我们,似乎那样痴狂的追星年代已经过世,不能再一味的去追求外表,那颗赤诚之心在当代看来更需要的是平静和淡定。女孩们服饰的不断变化,帅男们摆着各种POSE,各种装酷的表现,貌似在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时尚派青春偶像电影。
谈到剧情其实不复杂,似乎还比较简单,原本我是冲着爱情大片去欣赏的,到头来影片中的爱情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记忆,倒是友情的可贵深刻的埋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观影人找到剧情的共鸣,促使观众们联想起了学生时代与闺蜜一起上下铺生活的情景。但是总体上感觉剧情和故事比较薄弱,没有深度,很肤浅,看过后也没有什么耐人寻味和发人深思的地方,完全是娱乐性体现。对影片中四个女生的感情世界只做了轻描淡写,无论是相恋还是分手,都成了过眼烟云、并没有细致的去体现。至于友谊的歌颂,我想也是唯一这部影片相对积极的地方,但是似乎并没有刻画的细腻和深刻,倒像是给中学生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教育课,而且非常的牵强。回忆我们每个人的年轻时代,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回顾自己的青春有酸甜,也有诸多的收获和遗憾,但是我们他们的青春也绝对不会像电影中那样的华丽而奢侈,各种国际名牌的奢侈品时刻伴随着周围,那些也许是我们心底的奢望罢了,所以电影用了相对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代青年人的华丽青春,这点从视觉上来欣赏没有问题,但是与现实生活结合就相差的比较远了。所以一部小说改编为电影,通常不能把小说的精髓全部体现出来,这部也不例外。对于影片中价值观体现也值得商榷,炫富,拜金,霸权领导等等,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我们青年一代人去面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审视它,这点体现的不够。
谈到演员,感觉所有演员都不像专业的,特别是杨幂,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表现,感觉非常不自然,很像是在演一个小品,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一个演员能把电视剧演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何导演们喜欢选择她拍电影?太做作,太假,不自然,根本就融不到电影当中去,如果一味的认为整容后的美丽可以吸引到一批观众的话,我想还不如直接去当车模,也许关注度会更高,我们观影看演员不仅仅是对外形的欣赏,更多的是对演员演技的关注。这点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刚看的一部电影《万箭穿心》,我知道上映的时候影院排映非常少,很少有人看过,但是颜丙燕的表演真的是让我们的心都跟着演员和剧情发展一起波动,人物刻画的非常到位。(www.moths.com.cn)再说那个HOLD住姐,所有的搞笑感觉很牵强,虽然乐了,但是也许是在电影院这么一个特别的环境和气场下的条件反射罢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看肯定乐不出来。总体看女演员的表现胜过男演员,《小时代》是一部纯粹给女生们准备的一部特定的模型电影。
对于一部电影无论好坏,票房如何还是要和宣传营销有很大的关系,这部电影虽然很一般,但是也将会不断的创造票房奇迹,为啥呢?就是电影的宣传做的非常到位,无论是广播里,电视里,各娱乐性节目里,以及报纸上,网络里到处都是关于《小时代》的宣传,就连我去电影院买票都不放过我,会有专门的策划员在门口发即时贴和明信片,可见这部电影宣传的力度之大了。这样的负效应一定会支持该片的票房成绩。电影被营销赤裸裸的捆绑应该引起我们电影人的反思才对。口碑的极好和极坏,都是对没有看过电影的人最大的吸引,以至于我去了电影院,连第一排都坐满了,这样的情形我只在看《画皮2》和《泰坦尼克号》时遇到过,要是说我们就是喜欢看帅哥,靓女,搞笑的话,那没有问题,这部电影完全符合你的口味。就像我在看电影过程中,听见女生们一阵阵的“啊”,“哇塞”,“好帅”,“喔”等等感叹词,这在影院里会此起彼伏。
我们的心灵是纯粹的,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自己的那份奢侈,无论是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自己要找的另一半,都在心里有了自己的规划,在这个飞速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可以放肆,可以疯狂,可以无理,可以肆虐,但是我们也同样拥有着执着,冷静,理智和淡定。厮守着心底的那份坚持,用奋斗来争取我们的美好未来,过去的失败和遗憾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青春一生只有一次,但是我们追逐青春的脚步,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却是永恒的,就让青春的美丽、快乐、浪漫和阳光永远弥散在我们城市的上空。
小时代影评 小时代观后感 小时代3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