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奇书网

《美丽新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12-29 00:58:30 

《美丽新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丽新世界》是一本由[英] 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一):「幸福」的矛盾

其实很少读大家特别是很古早的外国人写的书,因为总觉得名字很难记也很拗口,但是这本真的很精彩,人名都是各国的名人凑一起的名字,比如列宁娜什么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脑洞是真的让人惊讶,全书给人以《饥饿游戏》设定的感觉(不能这样说,可能是饥饿游戏以此为原型呢,未考究)描述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大新世界,对于特别喜欢这类情节的我来说,无疑是个吸引我的地方!总之,好书一本,而且引人深思,引用书中一段话「但是跟受苦受难的太高的代价比起来,现实的幸福看起来往往相当廉价。而且,稳定当然远远不如动乱那么热闹心满意足也不如跟不幸做殊死斗争那么动人,也不如抗拒引诱或是为激情和怀疑所颠倒那么引人人胜。幸福从来就不伟大。」,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都不是“相安无事”啊!这点我深有体会。但是在抗争忙乱的现代生活当中,又十分想养相安无事无忧无虑的幸福呢。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大概就要交给自己的人生,看怎么选择生活了!加油啊!ay!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二):说它美丽是对新世界的一种阴阳怪气

《美丽新世界》的书名取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中的台词“啊,奇迹!这儿有多少美好的人!人是多么美丽!啊,美丽新世界,有多么出色的人物啊。”莎士比亚用美丽新世界说明人类是美丽的、出色的,赫胥黎则反借其意,讽刺意味十足。

这本书开篇用大段文字描绘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稳定,人人幸福,每个人的物欲都被充分满足。但是这个社会拿走了人性、亲情、爱情以及对死亡和死后世界的恐惧。其中多生子、条件设置、唆麻等几个概念每每读到我都连连摇头。在这个新世界中,人类不再是胎生,而是寄生在拥有不同条件的瓶子中,更可怕的是每个瓶子的条件可以被人为设置,从此分出不同阿尔法、贝塔……艾普西隆不同的阶级,从出生便设置不同无法逾越的阶级,根据这一程度,在我看来他们甚至不能被称为人类。(难怪政客不研究这本书)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全部被条件设置抹杀,不同的人对与生带来的阶级没有反抗,在相同中找寻舒适感。在描绘新世界后半部分提及妈妈、爸爸这两个词时,新人类的反应是厌恶与羞耻,是我完完全全不能接受的,每每读到新人类的反应就气不打一处来,想揍他们两坨。

但是在这样一个稳定本分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赫胥黎将故事聚焦在伯纳—一个可能受到酒精影响的阿尔法加和霍尔阿姆兹—聪明过头的阿尔法加,伯纳带着女伴列宁娜来到保留地,也就是拥有那时现实社会状态的地区。他们遇见从文明区偶然来到保留地的琳达,以及她的儿子野蛮人—约翰。约翰怀着列宁娜带给他的憧憬,以及从母亲口中断断续续听见的关于新世界的描述。跟着伯纳来到文明区,来到文明区之后的约翰逐渐崩溃,列宁娜的献身以及母亲的去世更是点火索,他清楚地看见新世界的恐怖之处。

最喜欢的部分是他们与总统辩论的时候。辩论从艺术、科学最后到宗教层层递进,虽然我完全根本不同意这个总统的胡扯,但是对于约翰的部分想法也不能理解,他们的辩驳让我想起那篇《鱼我所欲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总统想要舒服和稳定,因此放弃科学艺术和宗教,抹杀差异防止孤独,这是这个新世界的现状。总统说不处于动荡的社会或经历磨难难以写出有价值的东西,追求真善美就需要放弃幸福和稳定。可是文学总是在呼吁真善美,一部部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获得幸福,,,,,,和平繁荣的唐朝不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嘛虽然没有宋朝多,,,,这个矛盾很难想通,或许有这样的一个平衡点等着我们苦苦追寻。

为什么最后约翰会因为忏悔而自杀呢?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三):我们现在又生活在哪一种美丽新世界中?

书的前半部给我带来的震撼要远比后半段来的强烈,最震撼的设定莫过于的人工生殖,将人划分等级,每个胚胎从开始孕育起就已经被设置好了生存条件,通过潜意识教育让他们拥有“天生”的喜恶。所有的胚胎都是被洗脑之后的产物,他们所谓的“三观”应该也不过是早被灌输在潜意识中的暗示,也许是这个设定让我在看书的时候总想到《西部世界》,什么是真实?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如何知道我们选择相信的东西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条件设置就是如此?而我们只不过是在想尽办法为了维护自己相信的、觉得正确的事情。

其实在读到书中很多关于种姓划分的描写时,虽然感觉到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甚至会有一丝羡慕,比如书中写的【“快乐和美德的秘密——热爱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培育的目标就是: 让人们热爱他们无法逃避的社会使命。” 】这当然是抹杀人性的操作,可是对于很多一生都在苦求生存意义的人来说,这样的安排也许既是诅咒也是福音?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也许是最简单的方法?

新世界的口号是“社会、本分、稳定”,为了社会稳定让人们物质和性的欲望都能够被无限制的满足,这看起来应该是个无比幸福的天堂。

【“母亲、一夫一妻制、恋爱,所以水喷得老高,泡沫四溅,汹涌澎湃,因为冲动只有一个发泄口。”】——这应该是对一切在感情上不愿意忠于一人的人最喜欢的借口了吧。

可是后半部分用一个“野蛮人”的视角来对新世界进行抨击,实话说,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没有立住,作为一个从小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己的母亲整天“疯疯癫癫”说着周围人听不懂的话,应该也几乎没怎么体会到母爱的人来说,来到新世界最后的结局却是要追求“受苦受难的权利”,这样的设定实在不太能说服我,他对于知识的摄取大部分来自于《莎士比亚》,连自己的感受都要通过引用各种书中的台词才能表达清楚,一个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能抵得住各种现实的诱惑已经有些不够真实,还要通过他来作为反抗精神的代表是我没太理解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也是一本瑕不掩瑜的书,作者在快一百年前就有了这样的眼界和想象也确实让人惊奇,这样的好书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心境下读到一定还会有更多不同的解读。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四):我们现在又生活在哪一种美丽新世界中?

书的前半部给我带来的震撼要远比后半段来的强烈,最震撼的设定莫过于的人工生殖,将人划分等级,每个胚胎从开始孕育起就已经被设置好了生存条件,通过潜意识教育让他们拥有“天生”的喜恶。所有的胚胎都是被洗脑之后的产物,他们所谓的“三观”应该也不过是早被灌输在潜意识中的暗示,也许是这个设定让我在看书的时候总想到《西部世界》,什么是真实?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如何知道我们选择相信的东西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条件设置就是如此?而我们只不过是在想尽办法为了维护自己相信的、觉得正确的事情。

其实在读到书中很多关于种姓划分的描写时,虽然感觉到这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甚至会有一丝羡慕,比如书中写的【“快乐和美德的秘密——热爱你必须去做的事情。培育的目标就是: 让人们热爱他们无法逃避的社会使命。” 】这当然是抹杀人性的操作,可是对于很多一生都在苦求生存意义的人来说,这样的安排也许既是诅咒也是福音?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也许是最简单的方法?

新世界的口号是“社会、本分、稳定”,为了社会稳定让人们物质和性的欲望都能够被无限制的满足,这看起来应该是个无比幸福的天堂。

【“母亲、一夫一妻制、恋爱,所以水喷得老高,泡沫四溅,汹涌澎湃,因为冲动只有一个发泄口。”】——这应该是对一切在感情上不愿意忠于一人的人最喜欢的借口了吧。

可是后半部分用一个“野蛮人”的视角来对新世界进行抨击,实话说,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没有立住,作为一个从小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己的母亲整天“疯疯癫癫”说着周围人听不懂的话,应该也几乎没怎么体会到母爱的人来说,来到新世界最后的结局却是要追求“受苦受难的权利”,这样的设定实在不太能说服我,他对于知识的摄取大部分来自于《莎士比亚》,连自己的感受都要通过引用各种书中的台词才能表达清楚,一个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能抵得住各种现实的诱惑已经有些不够真实,还要通过他来作为反抗精神的代表是我没太理解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也是一本瑕不掩瑜的书,作者在快一百年前就有了这样的眼界和想象也确实让人惊奇,这样的好书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心境下读到一定还会有更多不同的解读。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