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后……
拖着一身的疲惫刚回到家,就接到小付家长突如其来的电话。
家长在叙述事情的时候情绪特别激动,大概意思是,小付因为拍某学科的视频作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家长,外出和其他同学玩,且两次都是晚上九点之后才回来,她特别担心,且当时小付因为和妈妈争吵而赌气不回家。
当时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由于时间较晚,于是我简单在电话里向小付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并且安慰她别和妈妈怄气先回家。
因为昨天的事情,孩子作业没写,状态已经严重影响课堂听讲。课间我找来这孩子,孩子跟在我后面情绪就一直不稳定。原来在小付的眼中,昨天的事情是这样的……
小姑娘告知妈妈,自己和同组成员一起去拍别的课程留下来的作业,可是到了约定地点,成员还没到,好巧不巧就在约定地点看到了另外几个好朋友,于是就快乐地玩了起来,把拍作业视频地事情抛诸脑后。等意识到的时候,发现不仅作业没有拍,而且和妈妈约定的时间过了,于是就先回了。可回去之后小付发现妈妈还没回来,再加上那时候其他同学邀请,盛情难却,不好拒绝,于是再次出门。
妈妈回来的时候,小付还没回来,一遍遍打电话焦急地联系。因为同样的事情小付妈妈经历过一次,所以这一次情绪特别激动,找到孩子回家之后立刻把门锁上,并且给被关在门外的小付说,你走吧。小付站在自家门口却回不了家,又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就默默的走开,走到了楼下小区的座位上,一个人默默的哭着。
其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家长会不要自己的孩子呢,当时家长正在气在头上口不择言慌乱之下就做了错误的决定。而小姑娘真的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于是才有了昨天的一通电话。
小姑娘叙述完之后也是满满脸的委屈。她觉得妈妈根本不听自己的解释,于是才导致了两次冲突的发生。我和小姑娘一起分析为什么和妈妈最后演化成这样。和妈妈的争吵,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事情?寻根求源,才会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才会有更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于是,我们从事情最开始说起:
——本来和妈妈约定好出去找同学拍作业视频,下午六点半之前回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当你回来已经超过和妈妈的约定时间后,这时候朋友再次邀约,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姑娘思考良久,吞吞吐吐的地说,“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我反问了一下,就真的没有其他的方法吗?如果你再次出去了,妈妈回来之后没有看到你,该是何等的焦急呢?小姑娘突然反应过来:“我可以先给妈妈打个电话,征求一下妈妈的同意,毕竟和妈妈的约定在先。”
小付所面临的矛盾点正是当下许多孩子面临的问题,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好朋友的邀请,从而导致后续事情的发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首先她需要学会拒绝,其次需要全面的考虑问题。学会拒绝可以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全面考虑问题更能够培养自己理智的思考,而不是脑子一热,冲动决定。
站在孩子自己的角度来说,真的就那么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邀请吗?还是说,自己心里也知道当晚的作业还没有做,而时间也已经很紧张了,但是面对邀约,还是有或多或少的动摇。
从家长的角度去想,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家长们有时很晚回来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本身就很担心,何况时间又那么晚了。父母在家长的修行之路上也是路途漫漫,他们也在学习,他们偶尔也会犯错,他们也需要反思。
我们要给家长们改正的机会,也给自己改正的机会。
聊完之后,小姑娘的状态已经不似来时那般。而后来的课堂中,能够看得出,这孩子的状态已好很多。
孩子正在逐渐的长大,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逐渐的从他人的视角转移到自己身上。以往出了问题都是“别人如何如何,从他人身上找原因;后来他们也慢慢学会从自我出发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自己哪些事情没有做好。当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时,就是真正的长大。无论孩子、家长,还是我们,都能够做到 “吾日三省吾身”。